中国科举博物馆
范进半生执念于功名利禄,如今如愿以偿,当然很是享受这个过程,对于银子、房产、仆人心安理得,悉数收下。
C.范进疯癫时的内心变化。
对于考中举人后将要发生的变化,范进是可以想象的,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幸福来的如此之快,范进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只是一个秀才自己就考了34年,从黑发到白首,这举人不知道又要考多少年,没想到一次乡试就中,还是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
考中举人,对于范进意味着从此摆脱了半生的歧视、嘲讽、遭人白眼,内心的反差、跳跃是巨大的,犹如山脚下一只踟蹰、忍辱的爬行动物,霎时被命运送上了云端,向下俯览众山,瞬间惊悚、失重、意外、震撼、不知所措,在人性中的功利、卑微的人生观和鲜活的现实面前,范进内心无法承受。
在这种巨大的人生变故下,范进抵抗不了这种巨大的冲击和碰撞,高不可及的梦想和眼前的现实瞬间重叠,让范进恍如隔世,不能承受其荣华之重,精神一下崩溃,口中一边嘶哑的呼喊,一边癫狂的扬长而去。
是迂腐书生长期的落寞、压力、梦想和猝不及防的幸福让范进走到这一步。
04.范进中举是对范进和现实社会的讽刺吗?
有人说,范进中举是对范进和现实社会的讽刺。
范进疯了
讽刺范进对功名的热衷和执念?讽刺范进功成名就前后的人情冷暖?
但当我们静下心来反观自己的时候,是不是也能从范进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范进最大的执念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作为一个普通人,如同春天的草木,蒸蒸日上,向上、成长、趋利是人的本能,即使在光怪陆离的今天,毫不夸张的说,范进同样是无数人的缩影,范进忍辱而顽强、卑微又倔强的偏执几乎是所有怀揣梦想的人内心的折射,推心置腹,我们有什么理由嘲讽命运坎坷的范进?
05.范进中举是对科举考试制度的讽刺吗?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观点,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
A.科举制度是古代向社会公平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到晚清结束,前后历时1300年。
在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阶级对权力、文化和资源的垄断,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是古代底层社会人士逆袭的一次机会,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正是处于这一时期。
科举制度一直都存在弊端,到了清朝弊端更加明显,这一时期世界的格局及经济、科技、商业、军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老的八股文、四书五经中的内容已经远远不适合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必将伴随着大的变革,最后一直到清朝末期科考制度的结束。
浙江湖州状元街区——重要历史文化街区
对于历史,我们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去评判历史,历史的发展是有序的,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一个时代的必然。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历史的缩影,这个缩影对全球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在东西方社会看到这种科举考试的影子。
B.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人才的选拔是宽泛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对年龄的无限制。
求贤若渴,古代科举对人才年龄的大小无限制。
范进是54岁考中秀才,周进是60多岁考上秀才,比起下面的两位举人,他们还算年轻人。
清朝乾隆年间,广东谢启祚98岁参加了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的广东乡试,放榜后居然还考中了;谢启祚的科考之路并没有终止,又长途跋涉去了京城参加了会试,轰动京城,被乾隆皇帝召见,破格让他担任国子监司业一职。
清代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二笔》中记载,广东顺德老秀才黄章,参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乡试时已102岁,让曾孙提着灯笼给自己开道,灯笼上写着“百岁官场”。
科举制度使民间不同年龄有才能的人一方面可以自食其力,另一方面能力所能及的为社会发挥余热。
古代科举制度的主流做到了任才为贤,也在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吴敬梓先生在这个章节用周进、范进做主人公,无疑是在向读者传递这一理念。
写在后面:范进悲喜交加的命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有人说范进是一个悲剧,那是忽略了范进虽年近花甲但依然考取了功名,被命运瞬间从人生的谷底送到云端,开启了与众不同的人生,在有生之年如愿以偿,谁又能说范进是悲剧?
南京孔庙状元门
有人说范进是一个喜剧,那是没有看到范进半生的潦倒落魄,忍气吞声,那种凄苦足以将范进的人生吞没、毁灭,范进没有在考前疯,而是坚持到了考中后再疯,实在是范进的幸运。
是悲、喜交加的戏剧人生构成了范进波折多舛的命运。
范进悲喜交加的人生究竟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秀才、举人、科举考试,寒窗、疯癫、人间冷暖,范进的一生像一道烟尘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今天只能从文字中浮想历史的场景,意会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范进中举,是吴敬梓先生用犀利的文笔生动刻画了一个时代的人情冷暖,将古代科举制度下一段真实的历史留给了后人,让后人从前朝的历史和前人的命运中得到启示,从而在未来少走弯路。
范进中举,是作者借范进高中前后身份的反差、内心和环境的变化,发出的对灵魂和人性的拷问,这种拷问穿越时空。
范进一生执着于功名最终为了什么?历经艰辛执着功名、尽享荣华就是人生最终的归宿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儒林外史》的其他章节寻觅答案。
对于范进的梦想、真情和酸楚,对于范进悲喜交加的人生,我们可以讥讽,可以羡慕,可以感叹,可以悲悯,但更多的应该是启发我们对自我的反观,让我们借助古人的智慧,对自我积淀、扬弃,在感性和理性、在贪婪和刚正、在利禄和道义中做出取舍,让复杂、善变的人性步步趋于理性和完美,为明天的命运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