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成型工艺》
课程团队:吴昊、彭倩、许群、李海霖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成型技法为核心目标。经过本次课程,学生将了解陶瓷成型工艺的基本流程,了解材料特性和空间构造原理,掌握拉坯成型的完整步骤,完成几何性基础造型的器皿制作,掌握后续创作所需的实操能力。
课程在介绍技法的同时,也引入陶瓷发展史,学生通过学习,将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工艺,逐步梳理建立扎实有力的文化自信与专业理想。
23.《内容与图解》
课程团队:刘益红、姜珺、顾文佳、冯宇纯
该课程以内容的知识结构为纲,以图解叙事和信息图解为目,纲举目张;
以图像作为切入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的分析视角和叙事手段,以图解作为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方法;以系统化和系列化的案例为线索,以跨时空比较为基本方法,深入社会结构,浅出日常世界。
课程以培养学生建立基于“内容生产编辑”与“图解推演归纳”的系统思维、逻辑推演和谱系架构能力为目标;藉“分析性图解”对具体内容“由简入繁”,藉“原理性图解”对海量信息“由博返约”。
在知识结构化的基础上,培养多元叙事能力,建立动态图解的“拓扑意识”。图解因而体现出其超越于“图形叙事”之上的“原理归纳”与“方案演绎”的多重作用。
24.《算法艺术》
课程团队:胡晓琛、陈天翼、尹娆、林村、关亦飞、陈炜博、秦臻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建构算法思维进行艺术创作为核心,通过数字图解、数字生成、数字赋形、数字制造等方式,以可控的量化参数通过AI技术算法生成不可量化的多元动态结果。
课程服务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工业设计等专业领域。教学过程包括知识预热、算法基础、算法创作工具、算法进阶、课题创作几个阶段。培养学生掌握相关技术,掌握算法创作思维、文献资料检索与设计报告撰写能力。
25.《影音叙事》
课程团队:李轶军、项建恒、端木琦、卢晨、王志鹏
该课程以视听感知为起点,培养学生建立影音叙事基本逻辑,建立数据转译思辨能力。赋予试听感知形态兼容性与开放性,创造性地使用数据交互技术重新定义影音与空间的关系。
课程注重培养影音设计的先锋意识,探索多模态下的独特表达,充分思考“数据”作为解读“世界真实性”的一种叙事材料,引出引出由影音的数据化建构的“真实”。
26.《数字基础》
课程团队:于朕、王志鹏、倪菊华、郭磊、邴寅、邬春妮、满锦帆、胡海、秦臻、顾文甲、陶然
该课程为学生提供创作工具包。学生通过软件学习培养全新的观察角度与思维方式,并为进一步学习科艺结合的设计课程打下扎实基础。该课程已创办四年,根据学生反馈不断进行内容探索与动态调整。
课程分为两个阶段:“数字基础一”(一年级上)和“数字基础二”(一年级下)。“数字基础一”教授二三维图像类的通用软件以及相关基础知识;“数字基础二”教授基本编程语言,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语法与算法,并灵活运用于自身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