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三制原则的认识,三三制原则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23:25:57

每次在涉及到抗美援朝和解放战争的话题下,总是能看到“人海战术”这样的评论与话语。显得我军是硬靠人数优势获得胜利,漠视生命。而且最近中国军迷群体的生态,是重视装备而漠视战术,重视思想层面的运作而忽视军事层面的具体细节,纵使有很多人辟谣,心中有万千不甘,也最终只能化为一句:“了解一下三三制,行不”

那么什么是三三制?三三制在实战中是怎样运作的?士兵如何在阵型中运动?站位,走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三三制要如何变化阵型?

虽然鄙人学识浅陋,但还是想跟着大家一起讨论这些问题,我们从三个层面入手:

1、是中国的近代步兵战术的发展。

2、是之前对我军三三制的谣言与误解。

3、我军编制中班、排的战斗队形的解读。

讨论和思考完后,大家也许就会明白现在影视作品中的那些战斗场面拍得是否合格。大家如果只想看三三制,不想看历史可以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近代步兵战术的历史源流

西方的步兵战斗理论其实早在清朝末年就已经传入到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被中国军队应用,科技方面的力量最终也会推动军事层面技术的进步。

恩格斯就曾经提到过武器演变也会对战术演变造成影响,从滑膛枪——线膛枪——自动武器的演变来看,相应的战术就会变为方阵——线式战术——散兵 纵队战术——散兵线战术。近现代步兵的进攻战术也正是随着线膛枪一同出现,马克沁重机枪这样的自动武器广泛应用之后,最终疏散的散兵战术成为最好的战场应对方式。

从美国独立战争到拿破仑横扫欧洲,再到19世纪,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的一系列热战之后,在西方已经成熟运用的散兵线战术,也随着洋枪洋炮传入中国。这让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今天的战术,不仅仅局限于以前的孙子,吴起兵法。徐建寅《兵学新书》让西方的先进战术代替了在中国应用上千年的紧密队伍冲击法。

针对当时在甲午战争中只知道死磕,毫无阵型的清军,徐建寅就指出“兵士不知逐节跃进放枪”,他认为清军应该采用先进的西方散兵队形,在交替掩护中逐节跃进。后来清政府操练新军,也是以《兵学新书》为指导,在步骑炮方面的协同为后来的北洋,国共军队都打下一个基础。

下面这幅图出自淮军系统的武毅军,我们可以看到其中阵型和新军所用大同小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后世很多部队对进攻部队的要求所具备的元素,比如第一排的散兵线,第二三排的所谓大小接应,其实就是预备队或者说第2、3梯队,两翼的马队意在防范敌人从侧翼偷袭,并且观察战场形势迅速出击,类似于后世的负责压制的机枪组或者轻型支援坦克,炮兵在预备队之后负责给予敌人纵深打击,以及给前方部队提供火力掩护。前排部队在遭遇猛烈袭击之后,更是有明确要求不得冒进。

可见在清朝末年,这套散兵理论就已经运用于正规军中,新军成立之后还陆续成立了一批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军事学堂。比如云南讲武堂和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保定军校),

云南讲武堂:朱德,叶剑英,龙云,卢汉

保定军校:蒋介石、白崇禧、张治中、叶挺、傅作义

如果说之后的历次战争中北洋军队或者国军还会出现不顾敌军火力一死死一窝的情况,那纯属是因为官兵素质不够,军官无能导致的临阵拉跨。但是这种现象绝对不会出现在我军身上,很简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主要打游击战,很少有对坚固城池阵地敌人大举进攻的行动,大家知道的李德的“添油战术”让后来的红军损失惨重。

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我军,正处在对由散兵群战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三三制进攻战术的摸索,运用和成熟的阶段。这在林彪,聂荣臻,徐向前等老将的回忆中均可找到答案。如果老将军们打仗靠的都是人海战术,又怎么会劳心劳力去研究新战术呢?

错误解读与谣言

接下来我们就来捋一下一些人口中对我军“人海战术”的错误解读究竟从何而来?很多人都是把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我军战术归结于这个词。这两个阶段我们的敌人分别是国军,韩军 美军。

先说国军,1946年初期,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患病,让其手下郑洞国代替其接任东北司令职务,郑洞国到任后立刻对辽宁本溪以及吉林四平发动进攻,并在5月先后夺占这两个城市,尤其是四平战役打的相当惨烈。当时郑洞国身边的幕僚黄仁宇在其回忆录《黄河青山》里讲述了他听一位国军将领说林彪是如何使用“人海战术”和国民党军队作战的故事。

他说:“他们会在前线摆出一千人,但空间只有几百码宽,通常只能容下一个连……你把这些人打成碎片,可是这些人的后面还有数百人在那里。相信我,他们绝对可以收拾你和你的机关枪!

黄仁宇

其实对于国军来说,仗打的不好看,给自己找借口,铺台阶下都是常规操作。但是他把借口安在一个最不可能使用人海战术的共军将领身上就太离谱了。林彪还因为他提出的“六大战术原则”受到一些人的攻击,指责其战术思想和领袖伟人背道而驰。

这六大战术原则为“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种情况三猛打,四快一慢四组队”,一码归一码,但从军事角度上来说,林彪这套打法还是非常经典的,属于把中国传统打法和西式战术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没有和领袖打“大歼灭战”的思想相违背。虽然领袖的原话是“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包围”,但这是属于战略上的,战术层面上作为军队主官,分散兵力围点打援的方法可以说是统一应用题的不同解题方法。

“在战略上要集中兵力,战役上一点两面,而在战术上,战术动作却是分散兵力。”而从林彪这句话里也可以看出,分散兵力主要是在战役、战术,尤其是承担主要战斗任务的班、排分队的战斗动作上。这一点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经是我军高级指战员的共识。

比如左权在1938年的《新战士教育》中就提到要对新兵着重进行散兵前进法的训练,在解放战争期间,全军也不是只有林彪一人在这么做,徐向前将军在《进攻太原的战术指示》中也明确提到,攻击时应组成疏散的,拥有纵深配备的突击队形。第一线兵力少而精,以小组战斗的组织形式进行小群多路,分散跃进,迂回包围的攻击。第二线兵力应在第一线兵力,突破敌人前沿阵地时瞬间投入战斗,及时拓展阵地。

可以见得,在解放战争期间,不管是东北战场还是其他战场,我军都不可能使用人海战术。一些国军将领把我军“集中优势兵力”的战略原则缩小到战术原则,进而偷换概念变成“人海战术”。

接下来的朝鲜战争也能说明问题,看过韩国《太极旗飘扬》的人对里面中国军队进攻的一幕印象深刻,漫山遍野人头攒动,从后方开始冲刺,十几万人人头攒动。韩国人这么拍也无可厚非,和国军一样属于给自己找补。

韩国人自己编写的《韩国战争史》一书里就是这么写的:

“如上所述,我军在中共军采用人海战术进行作战的最险恶的情况下,为了消灭敌人,宁死不屈,英勇献身。在我军的威力面前,中共军不顾伤亡,连续蜂拥猛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况对我越来越不利,大部队的集结行动受到很大限制。”

而人称“美国记者之父”的大卫·哈伯斯塔姆在他的《最寒冷的冬天》一书中这么写到,直接就给了韩国人一个大嘴巴子:

但更糟糕的是,虚荣又和不自量力地吹嘘混到一起,而且是绝大多数高级军官都不相信的谎言:南朝鲜军队具有值得信赖的战斗力,足以单独应对中国人。实际上,只要看到中国人,韩军就会心惊肉跳,惊慌失措。第一轮攻击刚一开始,韩军就被击溃,逃得无影无踪。

而我军的正面攻击在上百米的正面宽度上,最多也就一个排的兵力,说好的死战不退呢。然而这些不符合事实的理论居然被国内一些影视作品采纳,用来体现战争场面的规模宏大。比如2016年抗美援朝题材电影:《我的战争》,把抗美援朝拍出了一战的场面。

而美军在大部分的战史资料里,倒是很少使用“人海战术”这个词形容志愿军,虽然不是没有这么形容过,但是表现的很隐晦。还是在《最寒冷的冬天》这部书里,记录了一个美国士兵对人海战术的解释,应该说这个解释还是比较接近现实:

“有人曾说,中国军队就像人浪一样,但这么说也许并不完全恰当,实际上最初只是很小的波浪,随后越来越大,一轮大过一轮,第一轮进攻可能只是一个班,然后是一个排,最后变成一个连”

但是也还是有些问题,他没交代战场宽度,如果宽度只有一百米,一个连扑上去是疏散不开的,如果是四五百米情况又不一样。我军的突击队形向来讲究纵深配置分组协作,即便是几百米的正面宽度,也不可能把一整个连的兵力,全部配置在第一线。

让美国人真正难受的是中国军队的进攻没完没了,连续不断,不让他们有喘息之机。而不是中国军队人数众多,这完全是两个概念。我军的记载中一个班甚至两三个战士打退美军整排,整连三番五次进攻的例子也不少见,我们也没说他们是人海战术。

二来也是我军缺乏装备,我军有足够的喀秋莎洗地的话,也不至于集中优势兵力去“零敲牛皮糖”了。“人海战术”其实是一种满怀恶意的抹黑,背后的逻辑是“我们的子弹再多,也不如他们的人多”,从而把我军描绘成像纳粹一样的毫无人性的战争机器。

三三制的运用

最后来说说三三制的战术到底怎么运用,其实三三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官方称谓,大名应该叫“班组突击”,我们先来认识两个在冲锋作战中极为重要的作战概念:

一个叫“交替掩护,分组跃进。”部队在冲锋过程中会有一个接敌展开的过程,在进入敌人密集火力覆盖区之前的队形可以稍微拉近。一旦进入敌火范围就要立刻展开为疏散队形,利用一切地形地物,一边隐蔽一边前进,体现在战斗动作上就是“跃进”还有“匍匐前进”。“匍匐”好理解,“跃进”则是由侧后方战斗小组压制敌方火力,前方战斗小组突然从隐蔽物后出去,猫腰快跑到下一处隐蔽点,架枪射击,掩护下一小组的跃进两个以上小组这样做就叫交替掩护。

另一个叫“主攻分队,助攻分队,预备队”也就是对进攻战斗力量的任务区分,形成拥有纵深梯次的攻击部署。一个连的正面防御,宽度一般在500米左右,纵深300米上下。对于进攻方来说,一个连的正面进攻宽度以及纵深大概也是这个数,所以作为进攻方,如果将全部兵力配置在第一线,那么在一线兵力损失过重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后继无力,难以向敌方纵深插入。

我军的常规做法是连、排在上级单位编成内承担各类战斗任务,比如团营级别的进攻作战,那么就要选两个连作为第一梯队,一个连担任主攻,一个连在辅助方向上担任助攻,另外选取其他连队就是第二梯队为预备队,而连级单位又会进一步划分任务。两个排做第一梯队,一个排担任主攻,另一个担任助攻,剩下一个排担任预备队。有时候兵力不够三个排怎么办?那就助攻排兼任预备队,总之兵力使用的原则就是有主有次,形成纵深。

这也是我们看很多抗美援朝的战史资料,描述的都是某团某连某排,甚至是某班战士拿下某某高地,而不是说某团拿下哪个高地,因为不会发生整个师或者整个团冲山头的剧情。所以在真实战场上,连级的规模进攻已经是很大的了。当然这里指的仅仅是单一冲击阵地出发的兵力,如果整个战场上隔几百米,就有一个冲击出发阵地,一个阵地冲出去一个连,规模也颇大。

现在我们再来看班组突击队形就比较容易了,步兵常用的冲击队形就是三种:

一字队形、三角队形、梯字队形

我们常常会看到讲解三三制下的这图片,其实这是最经典的在敌人火力运动下的三角队形,三角队形在不同环境下面可以随时切换为一字或者梯次队形。

以一个9-10人的战斗班为例子,一个班分三组,一组有3个人,班长要时刻位于全班中心位置且保证视野开阔,一边掌控全局,而且在接敌过程中,为了提高运动速度缩小我方受攻击面积,有时候采用的不是三角队形而是竖一字队形,人与人的间隔没有几十米那么远,通常在8-10米左右,于此相似还有横一字队形这是一种包围战法,常常在敌人火力不够覆盖正面宽度的时候采用。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行进中快速变队,侧翼受到袭击就变成左右梯次队形;进入火力密集区域就变为机动、火力、防护三个维度最为平衡的前后三角队形,各个小组之间在20-40米,小组成员的距离在10米左右。

这三种队形同样也适用于连一级别的冲锋作战,只不过人数多了距离间隔就要更大,一般连队的一线兵力和二线兵力至少间隔150米,二线兵力各排之间距离在30-50米之间各排编成的各班组,又要根据前面所述的班组突击队形进行疏开。命令将会从连长——排长——班长——组长——单兵逐级下达,比如向某处成什么队形散开,距离XX步,冲锋!”这才是符合《步兵战斗条令》和班排突击战术的冲锋作战。

如果靠着落后的武器,仅仅凭借人海战术我们怎么可能与二战后国力声望达到巅峰的美国抗衡呢,只怕撑不了太久,又怎么会被对手称作为上世纪轻步兵的巅峰呢?我军的官兵素质远比北洋,国军高出了不知道多少个量级,更不可能使用愚蠢的方式大冲锋。很多人都是把我军“战略上的集中优势兵力”和“人海战术”画上了等号,有人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说,有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却也爱跟风,宁愿相信志愿军是靠人多去抵挡美国的机枪大炮,也不愿意相信我们战略和战术的胜利。

对三三制原则的认识,三三制原则是什么(1)

对三三制原则的认识,三三制原则是什么(2)

对三三制原则的认识,三三制原则是什么(3)

对三三制原则的认识,三三制原则是什么(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