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了解军事常识的读者想必很清楚,一般来说,部队的编制从下至上依次是班、排、连、营、团等,而且通常是三个班组成一个排,三个排组成一个连,这样依次往上,组成一支庞大的军队。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军事单位上,都是以3为倍数?为何不以2或4或其它数字为倍数?这是有什么讲究吗?今天,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三三制”背后的故事。
一、何为三三制所谓“三三制”,就是指在军队中,采用“三个连组成一个营,三个营组成一个团”,这样的以三个下级单位组成一个上级单位的形式,来对部队进行整编。这么一个编制方式,是军队刚出现时就有的吗?当然不是。军队编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改进的。
军队乃是士兵组成的战斗集体,而军队的编制便是军队组编士兵的方式,只有按照科学的方式将士兵组编成一个单位,才可以轻易的进行调动,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而军队编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进入近代之后,热武器取代冷兵器成为了部队的主流装备,战争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在战争中不断总结出了新的军事编制,“三三制”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这一制度最开始时起源于英国,由英国第一个陆军元帅汉密尔顿的将军提出的。
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的国力突飞猛进,很快就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占领的殖民地遍布世界每一个大洲。在这一时期,英国统治者最关心的事情,便是“如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以此来维持殖民地的统治。
而汉密顿在长期的带兵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个结论,他认为一名基层军官管理的范围应在三到六人,甚至他认为三人已经足够让一名军官相当忙碌,而六人则由可能让这名军官从早忙到晚。因此他提出了一个论述,那就是越接近高层,越应该按照三人一组进行工作,而越接近基层,就越应该按照六人一组的原则分配工作。
身为英国陆军元帅,汉密尔顿提出的这一论述很快便在英国军队中推行,并由此演变出了现在所说的“三三制”。而英国军队的一时强大让世界各国也开始纷纷效仿,很快世界各国便都开始采用“三三制”进行部队的编制工作,其中就包括了苏联。
中国也在辛亥革命之后,也开始进行军事制度的改革。而在当时,中国军队便是效仿苏联的军队编制,采用了“三三制”编制,并且一直沿用了下来。在抗日战争之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部队的整编工作,在陆军中继续沿用了“三三制”编制。而在1948年11月之后,解放军也按照“三三制”原则实行了统一的编制。
那么,为何世界各国都这么热衷于“三三制”而不进行改革呢?“三三制”究竟好在哪里?
二、三三制的优点“三三制”之所以被世界各国所推崇,自然有其不凡之处。
在现代战争中,军事作战通常被划分为了三个方面,第一进攻、第二掩护、第三火力支援,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作战结构。根据这个划分,在军事作战中,最小的作战单元便是三人一组,三个人各自负责进攻、掩护以及火力支援,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战形态。
而如果这一个作战单元单独负责一方面的作战,那便需要三个三人小组进行配合,而这便是一个班的人数。根据这一原则,三个最小作战单元便组成了一个班;再接着扩编,就是三个班构成一个排,在这时,三个班便是三个作战单元,组成了一个排级军事单位。
同理,再进行扩编,那便是三个排可以组成更大的作战单元,也就是一个连级军事单位,依次往上推,便是营、团、师等军事单位,这些军事单位都可以划分为三个作战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