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斯蛋糕做法,慕斯蛋糕做法大全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9:22:25

希区柯克在拍摄现场。

人们总是批评他在影片里玩弄了太多技巧,尤其是在职业生涯的早期,而他也确实喜欢各式各样的小花招。但这些花招是他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的缩影,并不总能有效地传达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却从不满足于单纯的影片效果。随着他的成熟,希区柯克的作品逐渐展露出它们的独特之处,一切都不再是简单的花招,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也被放大了。试想一下拍摄《西北偏北》

(North by Northwest)

的高潮片段:在中西部的一片旷野里,尝试用喷农药的飞机射出的子弹去干掉某个人。拍摄这个情节比现实中真的用这种办法去*人要难得多,再说了,谁会想那样做?只有一个创造者才能想到这样的手法。

当一家名叫“名演员—拉斯基”的美国公司宣布要在伦敦的伊斯林顿区开设制片厂时,希区柯克做好了准备。他听说公司有意改编玛丽·科雷利的《撒旦的悲伤》

(The Sorrows of Satan)

,于是他为影片写了剧情大纲,并拿给制片人们看了。他们对剧情大纲不怎么感兴趣

(并且放弃了拍摄计划)

,但看出他的潜力并雇用了他。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为影片设计字幕——这在默片的世界里可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1920年至1922年间,他设计了七部影片的字幕,随后又兼任了另外五部影片的美术指导。他得到初次执导机会的是一部名叫《第十三号》

(Number 13)

的未完成的影片。在那之后,他又以助理导演、美术指导和编剧的身份参与制作了六部电影。

1922年,“名演员”关闭了自己在伦敦的制片厂,希区柯克转而去为迈克尔·鲍肯工作,后者成了他的第一个影迷和资助人。鲍肯与维克托·萨维尔和杰克·弗里曼共同创立了“庚斯博罗影业”,并接手了伊斯林顿的片场。希区柯克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鲍肯拍摄了五部影片,十多年后,他又重新与鲍肯合作,完成了好几部伟大的作品。

威尔斯蛋糕做法,慕斯蛋糕做法大全图(9)

《欢乐花园》(The Pleasure Garden 1925)海报。

希区柯克与导演格雷汉姆·凯茨合作了好几部片子,每拍一部电影,他都担负起更多的导演职责。他第二次独立执导的影片是一部名叫《欢乐花园》

( 1925年)

的英德合拍片。这是一个煽情的故事,情节相当老套,主角是伦敦的两名歌舞女郎,其中一个追求财富和名望,另一个好姑娘则嫁给了一个尚未暴露其真实面目的花花公子。留在城里的少女不知她远在热带的丈夫背叛了她,当她前去探访时,丈夫谋*了他的情人。他趁着酒劲想把妻子也*了,此刻及时响起了挽救她的枪声,她活了下来,嫁给了另一个一直爱着她的男人。

出于一个非常希区柯克式的理由,走上歧途的丈夫的身亡成了影片的高潮。他被打中后清醒了过来,毫无醉意了;他死前冲那个制止了他暴怒的人低语了一句,“哦,你好,医生”。在片场看到希区柯克拍摄这一幕的德国制片人愤怒地大喊道,“这不可能。你不能给观众看这样的场景。没人会相信的,而且太残暴了。”可他的愤怒显然只是让希区柯克确信了自己在做的事情的正确性。他把这一幕保留了下来。

后来,他了解到谋*一个人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和时间,对此他感到相当吃惊,在《冲破铁幕》

(Torn Curtain, 1966年)

里出现了着重描写谋*过程的一幕,保罗·纽曼竭尽全力地把一个男人扼死在烤箱里。

威尔斯蛋糕做法,慕斯蛋糕做法大全图(10)

《冲破铁幕》(Torn Curtain 1966)剧照。

尽管如此,这一幕中更叫人害怕的是它对一个人的最后时刻随意的、近乎漫不经心的展示——不同于那个德国制片人的看法,此类镜头并不是残暴或不可信的,相反,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它们显得太过平常,仿佛在一个故事里,死亡会在什么时候降临这一难以预测的事实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承受力。希区柯克显然就这个问题动了不少脑筋,因为他在第一版《擒凶记》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34年)

的开头再次运用了类似的效果,后来还公开声称不该草率对待一部影片里任何角色的死亡。当然,他选择了一种天才的方式来慎重地处理死亡——让影片里的凶手过于轻描淡写地犯下罪行。

4

在晚年回看青年

《房客》与“被错怪的好人”

晚年的希区柯克讲过不少自己初执导筒时的故事。拍摄《欢乐园》和《山鹰》时他去了欧洲其他地方,面临资金短缺、胶片被充公的危机,还要应付昂贵的、迟到的明星演员。弗朗索瓦·特吕弗曾说起其中一个故事“比剧本都要精彩”,而希区柯克也曾含蓄地表示,这段遭遇比最后的完片更令人兴奋。随后,在1926年,他拍摄了《房客》

(The Lodger)

,就此奠定了自己的风格——惊悚片的特质、阴郁的伦敦氛围、情绪的堆叠,潜藏在普通人生活中的严重暴力的威胁。一切都已水到渠成,只待希区柯克印下自己的签名。当然他也并非完全无需付出努力。素材是现成的,但只有希区柯克能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这部电影需要希区柯克的创作,也塑造了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个人形象。

威尔斯蛋糕做法,慕斯蛋糕做法大全图(11)

《房客》(The Lodger 1927)剧照。

《房客》的开场突兀到了骇人的地步。我们看到一个女人惊恐的脸,却不知道她害怕的是什么。刺眼的灯光照亮了“今晚上演‘金发女郎’”的字样。这似乎是一场演出的宣传广告,可我们却看不到任何剧院或街道的影子,只有字眼和灯光。这时我们看到一具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个被吓坏了的目击者在跟警察谈话,人群聚拢过来。字幕告诉我们“复仇者”又*人了——这已经是第七次了。这里是伦敦的堤岸区。每个人都在谈论这桩罪案——电台里的报道,街上的闲聊,报纸上的新闻。我们甚至看到正在印刷的报纸。字幕又出现了:“新鲜出炉的报道”。我们很快了解到,这个连环*手专挑金发女郎下手

(今晚上演“金发女郎”)

,并且喜欢在周二行凶。

故事往前推进,我们逐渐理解了片名的含义:黛西是一名时装模特儿,和她不太富裕的双亲住在一起。她有一个当警察的固定男友,后者是个相当无聊的人。他们聊起了连环*手的事情,男友说他也喜欢金发女郎——他的本意当然是要恭维黛西一番,这其中的联系却让人不安。接着煤气灯暗了下去。有人敲门。一个神秘的英俊男人站在门口,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他半遮着脸,就像新闻里提到的“复仇者”的样子。每个人

(黛西、男友、父母)

都吓坏了。但是一切都好,或者说表面看来一切都好。煤气灯灭了,因为需要添油。这个人是看到广告来租房的。扮演房客的是艾弗·诺韦洛,他在片中的扮相与贝拉·卢高西在后来几部德库拉影片里的模样颇有几分相似。

希区柯克声称,二十年代的电影公司和观众中没人相信诺韦洛能出演一个*人犯,或者说没人希望他会出演这样一个角色。事实上,希区柯克为诺韦洛塑造了这样一种形象,让我们并不怀疑他是*人犯,而是好奇什么样的叙事转折会为他洗脱嫌疑。答案足够让人满意:房客是追踪*害了他妹妹的凶手,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的举动和凶手如此相似。这里的重点是清白和罪过留下了很多相同的痕迹。重点并不在于两者之间毫无区别,而是他们的行踪被塑造成了相似的样子。房客成了主要的怀疑对象,遭到逮捕,逃跑,接着在一家酒吧里被认出,一群人动作夸张地追捕他。

这一幕的结尾是他被铐在了尖刺栅栏上,镜头对准了铐住他的手铐。警察和众人的怀疑得到了证实,他们有足够正当的理由拘捕他,虽然有的只是表面的证据。在希区柯克的作品里,群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轻信为错误的情节奠定了基础,可以这么说,他们确实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相。在这种模式下,影片只能先给出错的情节,然后才能讲述正确的发展,或者起码表面看来如此。

威尔斯蛋糕做法,慕斯蛋糕做法大全图(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