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本草驿站】专栏,逢周六推送!栏目文章均由医院药学部中药师撰写。内容包括:岭南本草故事、常用本草功效介绍、本草药膳、中药及中成药的日常使用等,实用、精彩!敬请关注!
降脂护肝之绞股蓝
图文/药学部 叶冰主管中药师
绞股蓝原植物为攀援缠绕草质藤本,缠绕俗称“绞”,卷须绕于茎上为“股”,故名。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谓:“绞股蓝生田野中,延蔓而生,叶似小蓝叶,短小较薄,边有锯齿,又似痢见草,叶亦软,淡绿,五叶攒生一处,开小黄花,又有开白花者。结子如豌豆大,生则青色,熟则紫黑色,叶味甜。” 绞股蓝又名甘茶蔓、遍地生根、公罗锅底、七叶胆、五叶参等,多生长在山坡、稀疏林缘、水沟旁、灌草丛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及陕西南部,现各地多有栽培。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即得。
绞股蓝为葫芦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茎纤细,具纵棱,灰棕或暗棕色,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卷须2岐,生于叶腋。叶展平后呈鸟足状,常具5-7小叶,偶见3或9小叶,中央一片较长,小叶片卵状长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疏毛,边缘有锯齿。花雌雄异株,花冠淡绿色。浆果球形,熟时黑色。气微,味微甜。花期7-8月,果期9-11月。
中医认为,绞股蓝味苦、微甘,性凉。归肺、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益气健脾、化浊降脂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喘,体虚乏力,高脂血症,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肾盂炎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绞股蓝含有绞股蓝皂苷,甾醇类,黄酮类,多糖,氨基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疲劳,防治心血管疾病,降血脂护肝,改善糖代谢以及抗胃溃疡等作用。
绞股蓝作为民间常用的一种中草药,使用范围广泛,但有一种植物,叫“乌蔹莓”,其生态环境和植物形态与绞股蓝极为相似,不易辨别区分,容易造成混淆,应注意鉴别,现将两种植物特征的主要区别列表如下:
绞股蓝 | 乌蔹莓 | |
来源 | 葫芦科 | 葡萄科 |
茎 | 纤细,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卷须生于叶腋 | 粗,多分枝,节处可见紫红色,卷须与叶对生 |
叶 | 鸟趾状复叶,小叶5-9,两面多被疏毛 | 鸟趾状复叶,小叶5 |
花 | 单性花,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雄蕊5,花丝极短 | 两性花,聚伞花序,雄蕊4 |
果 | 浆果球形 | 浆果卵圆形 |
绞股蓝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