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一年只上一天班,一年就上一天班的笑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18:51:30

慢慢地,当嘉当再提出问题,他就能做一部分题了。

这期间,陈省身完成博士论文《关于网的计算》和《2n维空间中n维流形三重网的不变理论》,并在汉堡大学数学讨论会论文集上发表。同时,他还获得科学博士学位。

1936年,25岁的陈省身公费留学期满,清华向他抛来橄榄枝,但他决定跟随嘉当去法国巴黎工作一年。因为,能跟业界顶尖者学习,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但很快,国内一则消息传来,让他十分悲痛,怒火中烧。

四、

1937年,日寇在中国发动“七七事变”。消息传到巴黎,陈省身愤懑难平。

他又想起了自己在天津读书时,到处可见的日本军营和士兵,以及日军抓住中国老百姓随便打随便揍的情景……因此,他要和日本同学绝交。

什么人一年只上一天班,一年就上一天班的笑话(9)

此后不久,陈省身就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回到中国,远赴由清华、北大、南开等组建的西南联大执教。在这里,他曾给昔日恩师杨武之的儿子杨振宁上过课。

彼时,郑桐荪老师的女儿郑士宁已从东吴大学生物系毕业,而陈省身也已学成归来,杨武之便再次提起当年的婚事。

这两位年轻人,男的没谈过恋爱,女的比男的小4岁,芳华正好,也没啥意见。几次交流下来,一种朴实、生涩又美好的情感悄然滋生。

什么人一年只上一天班,一年就上一天班的笑话(10)

1939年,28岁的陈省身和24岁的郑士宁以炮弹为爆竹,战火作烟花,在昆明的西南联大结为伉俪。

一年后,郑士宁*,回上海待产。为了躲避日军轰炸,陈省身则随西南联大开始往内地迁移,其过程之艰辛,后来被誉为“文军的长征”

然而,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陈省身仍然不忘思考和学习。他和华罗庚、王信忠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出两篇文章,发表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与高级研究所合办的刊物《数学纪事》上。

这两篇文章引起了两位数学家的注意,认为陈省身是“迄今所注意到的最有前途的中国数学家”。因此,他们极力促成陈省身去普林斯顿。

什么人一年只上一天班,一年就上一天班的笑话(11)

彼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全面爆发,犹太人惨遭纳粹德国的毒手。欧洲如爱因斯坦、冯·诺依曼以及E·诺特等因犹太人身份或者和犹太人有关联的人,纷纷投奔到普林斯顿。一时间,美国普林斯顿成功取代欧洲,成为世界数学中心。

正因如此,陈省身才动了心,冒着被战火波及的风险,一路穿行印度、中非、南大西洋以及巴西等多个区域,到达美国。

那时他没想到,这一去,自己和妻子彻底失联了。

五、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交通中断,陈省身无法联系上妻子郑士宁。何以解忧,唯有潜心研究,方能排遣相思之苦。

1943年,32岁的陈省身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完成了《闭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内公式的一个简单内蕴证明》和《Hermitian流形的示性类》论文。前者被誉为数学史上划时代的论文,因此他后来被国际数学界尊称为“微分几何之父”

1946年,抗战胜利后不久,35岁的陈省身终于回国,和阔别多年的妻子以及从未见过面的儿子团聚。

作为丈夫和父亲,他深知自己亏欠家人太多。他向妻子承诺:从此以后,一家人永不分离。

什么人一年只上一天班,一年就上一天班的笑话(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