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里海流域,出于可持续性和价格保护的考虑,苏维埃政权继承了沙俄时代严格的捕捞限制,南岸的伊朗在同一时期,由于宗教信仰及价格维护的双重作用,也将捕捞作业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直至上世纪90年代,前苏联和伊朗在世界市场上一直扮演着主要生产者的角色。
然而,正如彼得•梅尔所言:“上天和人类对鲟鱼都不仁慈”,伴随着苏联的崩溃,里海、黑海沿岸增加了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个国家。这些新兴国家的出现,使得原有的捕捞限制逐渐形同虚设,掠夺性捕捞成为常态。从八十年代末开始,滥捕导致里海流域鲟鱼资源迅速趋于枯竭。
巴库油田
自然变化也是导致世界鱼子酱市场发生巨变的重要原因之一:里海的水位不稳定,有周期性涨落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里海水位下降时期,其沿海的经济急速发展。巴库的油田开采,斯姆卡托的石油精炼加工,舍甫琴柯包括铀矿开采在内的原子能电站等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因此,即便在鲟鱼种群因为滥捕而濒于灭绝之前,秋季的里海鱼子酱也早就带上了油污的味道。
至于伊朗,情况也非常不幸——1994年,里海水位上涨了40厘米,海水淹没了伊朗里海南岸的拉什特——伊朗鱼子酱的主要生产基地一时间变成了威尼斯式的水上城市。
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变化,并未能阻止人类对于鱼子酱这一奢华珍馐的热爱和向往。自八十年代末,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了用于生产鱼子酱的鲟鱼的人工养殖——不得不说,这一产业客观上使得众多鲟鱼种类得到保护和繁衍。
目前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乌拉圭、日本都是人工养殖鱼子酱的出产国,根据2013年维基百科的数据,其中意大利产量最大,为25吨/年。而斗转星移,到了数年之后的今天,中国鱼子酱的产能,保守估计在80吨/年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