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如何产生记忆的,大脑记忆原理及过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06:20:34


原创 小半爸 东西儿童教育 2022-08-09 发表于四川

大脑是如何产生记忆的,大脑记忆原理及过程(1)

前两天几个相熟的家庭一起出去露营,吃完了烧烤,孩子们在草坪上玩耍,几个爸爸坐在一起聊天。

因为有两个爸爸是从事IT的,大家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人工智能。

一个爸爸说:

以后人工智能这么强大,记忆对孩子的学习应该就没那么重要了吧?

对这个观点,有的爸爸表示同意,有的爸爸不太同意。

最后他们一起问我:“你是做教育的,你说说?”

我想了想,说:

“记忆在孩子的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不会变的。”

然后我给出了我的理由:

首先,孩子从小到大需要参加各种考试,考试需要记忆知识。即使以后考试允许使用搜索引擎,但要搜索是不是至少需要关键词呢?假如脑子里连关键词都没有,有搜索引擎也无处下手。”

其次,以后演讲、辩论、交流的这些体现领导力的能力很重要,而这些能力都需要记忆大量知识。”

最后,创造力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因为创造力的本质就是在不同的知识间建立联系,而要在知识间建立联系,它们必须同时在你的脑子里。假如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是根本谈不上创造力的。”

听了我的话,刚才觉得记忆不重要爸爸们纷纷点头说:“看来我们对记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啊!”

跟朋友聊完,我意识到很多家长对记忆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其实是认识不够的。

为了让大家对记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篇文章我就跟大家分享4个有关记忆的基本原理。

0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我们先假设一个情境:

孩子需要背50个单词,有总共1小时的时间可以随意分配,他应该怎么分配时间呢?

他应该一次性用完这1小时吗?

如果要把这1小时分成几次,他应该怎么安排时间间隔呢?

是每一次间隔时间都相同,还是不同呢?

如果间隔时间都不同,怎么个不同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帮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大脑是如何产生记忆的,大脑记忆原理及过程(2)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这一曲线表明:

我们对所学内容的遗忘是以先快后慢的方式进行的,学习之后的几小时内断崖式下跌,然后渐趋平滑。

我们可以在这个图上看到:

大脑是如何产生记忆的,大脑记忆原理及过程(3)

当学习结束不到20分钟的时候,遗忘的内容已经超过了40%。

差不多1个小时的时候,遗忘的内容已经接近60%。

10个小时的时候遗忘接近70%。

接下来一直到1个月,遗忘的只有80%。

“遗忘曲线”的启示:

间隔重复(spaced repeatition)比集中学习更有效。

比如我们要用1小时的时间背50个单词,那么把这小时分散在很多天,要比一次性把它用完更有效。

❷ 因为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及时复习。

大脑是如何产生记忆的,大脑记忆原理及过程(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