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身标明对小于6mm的漏洞有特别效果,我可不可以间接的理解为对6mm以上的漏洞没有效果?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在做补胎测试时,在没有拔掉钉子的情况下,胎压放到1.0bar使用充气补胎液打到2.0bar继续行驶,三十公里跑下来胎压依旧保持在1.8bar。
之后我们换了一条完好的轮胎,使用同样的方法,只不过这次把扎在轮胎上的钉子拔下来了,依旧是将胎压打到2.0bar,可惜原本制定三十公里的测试里程,仅仅跑到十分之一不得不中止测试,原本2.0bar的胎压经过三公里行驶减少到1.0以下,面对这个数值我们决定不再继续测试,如果持续行驶轮毂完全是“撵”着轮胎走,容易造成轮胎变形,橡胶逐层磨掉,更关乎到我们骑行安全。虽然说在不拔出钉子的情况下使用补胎液能行驶那么长的距离,最好还是找一家就近的轮胎店进行补胎,实验结束我不禁想到,它是不是仅仅能达到充气的效果?
在用贴片或是其他补胎方式之前,要把轮胎里面的补胎液倒出来,好好清洗一下内壁,第一是对轮胎腐蚀性比较大,第二是贴片不容易贴合轮胎内壁,而最重要的是在补胎完毕之后,一定要做动平衡,因为使用之后液体残留在轮胎内部,跟随轮胎运转造成上轻下重不规则转动,严重影响正常运转,可能造成轮胎或是轮毂变形。
最后一种是比较极端的方法,早几年山地车自行车爱好者经常碰到扎胎情况,当时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的工具,为了能继续骑行到有条件补胎地方,便拆下内胎,在外胎中塞草或是树叶,原理就是使轮胎变成“实心”以支撑轮毂带来的下压力,用这种方法所带来的弊端非常非常多,首先就是操控并不能达到充气轮胎的效果,剩下的我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总之一句话,避免危险的方法只有一个慢!慢!慢!
那使用这样方法最后所带来的成本很高,轮胎不用想了,肯定要换掉,在这之后一定要去做动平衡,经过长时间不规则的运动,很有可能造成轮毂变形。如果不是在三无(无人、无信号、无工具)极端情况下,一定不要采取这种方法,会带来很大的成本和危险。
Ok啦,几种常规补胎和应急补胎的方法都已经给大家介绍完毕了,希望大家能养成每天出行前检查车辆状态的习惯,遇到扎胎最安全的方式无疑是打电话叫救援,车辆达到无法正常行驶情况下,关乎到自身安全,别为了省救援费自己骑车硬撑着去维修店。
同一条胎扎过两次或者是划伤、伤口面积过大情况下呢,最好的方法是别补,直接换一条新轮胎,当然,这个和骑行方式有关系,喜欢经常激烈驾驶的朋友最好扎一次就换一条胎,高强度的压力下容易造成补胎处二次破裂,所带来的后果岂不是得不偿失。
最后呢,如果您打算进行一次长短途的旅行,出行前务必检查整车情况,准备好以上应急补胎物品,除此之外呢,推荐大家再去配备一台专门为摩托车设计的充气泵,相比汽车的更轻巧便携。车辆出厂没有配置USB/点烟器接口怎么办?下一期【V课堂】将教您自己动手安装充电设备,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