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也就是说,曾国是一个完完全全由考古成果认定存在、并进行研究的国家。
鉴于曾国的谜团至今依旧等待解答,我们根据最近的考古成果来对曾国解个迷。
咱们先说都大家知道的隋朝。
在所有国号里啊, 就属隋朝最有特点,他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因为只有隋的国号没有被人用过两次。
从杨坚独揽大权到登上帝位,前后不过十个月时间,因此,史学家岑仲勉在《隋唐史》里说“得国之易,无有如杨坚者”。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短命的隋朝,其实到恰好应了他这个年号,为什么呢?
因为“隋”这个国号,是根据杨坚的父亲杨忠曾经被奉为“随国公”,因此杨坚是继承了这一爵位,那么,国号理应定为“随”,也就是随便的随。按照说文解字里的说法,“隨,从也。”在名不正言不顺的中国,堂堂国号还要用这个有走、跟别人走意思的字,不太好听也不太吉祥。
于是啊,杨坚就把随字的走之旁去掉了——以为这样皇帝的宝座就走不动了,这就是隋朝年号的来历。
后来的故事我们也知道了,隋朝的帝位“随”李姓了。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那么这个“随国”跟曾侯乙有关系吗?
大有过关系。
随国在哪?现在湖北省北部的随州市,就是历史上随国的故地。
曾侯乙墓葬在哪出土的?在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
自打曾侯乙墓问世,关于曾国就是隋国的猜测、看法、议论在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随国的土地下,不断出土写有曾国名字的青铜器。
每每有新的关于曾国的考古成果出土,似乎都证明了曾国就是随国。
曾国文物
随州一带是传世文献记载的姬姓随国之地,随国虽然在史书上记载比曾国多得多,但写有随国的青铜器却没有一件出土。
毕竟有条件铸造这样级别的青铜器,证明这个国家有着丰富的铜矿资源,而古随州恰好有着极为丰富的矿脉。
因此,“曾随合一”,也就是曾国就是随国的假说流行了非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