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如期而至。不知各位的年夜饭吃的是否尽兴?餐桌上又多了哪些"新面孔"?在作者看来,红红火火的新年,红烧肉必须在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红烧肉。
红烧肉作为一道家喻户晓的中华经典菜肴,门派众多,各门派纷纷自诩正宗:北京红烧肉、湖北红烧肉、杭州东坡肉、哈尔滨老醋煨方肉、毛氏红烧肉、上海红烧肉……其中杭州东坡肉由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光环加持",流传千古,闻名于世。
苏轼的红烧肉:豪放相传,苏轼被贬黄州后,发现当地猪肉价格低贱,富人对猪肉不屑一顾,而穷人不了解猪肉的做法。这与宋代社会猪肉不占肉食的主导地位,富人以羊肉为尊的社会环境有关。加上当时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一职的苏轼薪水微薄,只好购来猪肉以图慰籍和充腹。从此,苏东坡便对猪肉情有独钟,他还特意为猪肉写了首打油诗,美名其曰:《猪肉颂》。
净洗裆,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军莫管。
这首诗不仅简单介绍了最初的东坡肉的做法,也映射出一位谦谦君子在人生低谷时期不甘沉沦的乐观态度、以美食自乐的情趣。每每东坡肉即成,苏轼便就着几杯绵软甘冽的清酒,品尝这浓油赤酱的佳肴,聊以自慰。正所谓:"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细细想来,苏轼这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日常举止,不也正是他豪放豁达、率真乐观的精神写照吗?
妈妈的红烧肉:细腻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五集以"家常"为主题的纪录片中,上海红烧肉伴随着一对母女的日常生活走进观众的视野。故事的主人公子钰在上海学习乐器,她的母亲为此辞去工作全程陪读。为了给每天站立8小时练琴的女儿及时补充能量,母亲向上海邻居学习了做红烧肉的手艺。
买肉、清洗、炒制、炖煮……母亲没有丝毫的怠慢。即使是在厨房操劳,母亲也会偶尔隔着窗户向在客厅拉琴的女儿投去关切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