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须草长期喝降肌酐会高吗,猫须草引起肌酐高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11:01:16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不是独立性疾病,只是任何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在进入终末期肾衰前的进展阶段,此时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和临床表现渐趋一致,肾脏缩小,肾功能减退,肾损害呈不可逆性。所有终末期肾衰病例中,约60%是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本病可发生在不同年龄,老年人也不少,男性的发病率较女性为高。

[发病原因]

关于慢性肾炎的病因和发病原理目前尚有争论,但大多数认为本病与急性肾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病期,是一种与感染,特别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免疫反应性疾病。肾脏的病变大多为双侧弥漫性,少数呈局灶性。早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混浊脂肪性变,管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肾脏肿大而苍白,成为“大白肾”。晚期多数肾小球呈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其所属肾小管显著萎缩,最后肾单位结构完全消失,肾间质中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球动脉不同程度慢性硬化,由于肾纤维化和多数肾单位的消失、肾脏体积缩小,被膜与肾皮质粘连不易剥离,皮质变薄而不规则成为皱缩肾。

中医学视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概述为“正水”和“石水”,属于“水肿”病中的“阴水”范畴。其病因包括两个方面,外因是外感风寒湿热或疫毒,内因是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房室过度等。病机主要是肺、脾、肾的虚损,气血、阴阳的失调。病变由虚致实,虚实夹杂。水肿为慢性肾炎的首要症状,是由于肺、脾、肾、三焦气化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水湿留滞而为水肿。慢性肾炎尿的改变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其机理是肺、脾、肾三脏的虚损,升降失司,精关不固,津液不能输布。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缓慢,病情迁延反复,肾功能逐步减退,后期出现贫血、尿毒症。慢性肾炎病人,多有尿的改变,包括蛋白尿、血尿、管形尿。可有程度不同的水肿和高血压。病程中可因感染等原因诱发急性发作,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如起病急,有感冒症状,突然出现或加重的水肿、血尿、蛋白尿等。

根据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可进一步分为以下三型:

1.慢性肾炎普通型。有肾炎的各种症状,但无突出表现。

2.慢性肾炎高血压型。除一般肾炎症状外,有高血压的突出表现。

3.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型。在慢性过程中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

[预防措施]

慢性肾炎是一个缓慢的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的过程。当肾功能损害一定程度后便进入尿毒症期。所以慢性肾炎的预防,应重点放在保全肾功能,防止肾单位进一步受损的措施上。

1.适当休息。正常人作剧烈体力活动时,可产生暂缺性肾缺血,导致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故肾炎患者(包括单纯血尿和单纯蛋白尿患者在内),均应避免剧烈运动。

2.合理饮食。慢性肾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不必限制饮食,但有水肿和高血压时,应限制盐的摄入,每日食盐入量为1~3克。关于蛋白质的摄入,慢性肾炎尤其是肾功能不太好的患者(血肌酐>226毫摩尔/升),应采用低蛋白饮食。大量的前瞻性研究已证实,低蛋白饮食可明显延缓其进入终末期肾衰。此时患者应予低盐,高质量低蛋白,低脂饮食,高质量蛋白每日40克左右,如鱼肉、纯瘦肉等。

3.预防感染。老年慢性肾炎患者,由于自身抵抗力差,极易感染,常见的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胆道、泌尿道、胃肠道等。又因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性差,受到感染后,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所以老年肾炎患者对于突然出现的发热,咳嗽,泄泻,尿频,尿急,尿痛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化验小便、血常规或做细菌培养,然后及时选用有效的抗菌素。一般来说,可选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氟哌酸等。

4.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参考慢性肾衰)

[治疗方法]

慢性肾炎的治疗比较困难,目前多采用综合疗法。

1.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对于有水肿的慢性肾炎,可使用利尿剂,双克25mg.口服,每日3次;氨苯喋啶50mg,口服,每日3次;对于水肿严重者,也可用速尿20mg,每日1~2次,短期使用。

(2)降血压。高血压可严重地影响慢性肾炎的预后,故及时适宜的降血压是很重要的。降压的药物很多,肾性高血压,一般可选用心痛定,每次10mg,每日2~3次;或巯甲丙脯酸,每次25mg,每日2~3次。

(3)其他。如患者有过敏体质,出现荨麻疹等,应同时加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等)。腰痛明显者,可作物理治疗。

2.中医辨证论治。肺失宣降,脾运不健,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咳嗽喘促、胸闷、咽痛口渴、高度浮肿、以上半身为主,可选越婢加术汤加减(麻黄6克、石臂15克、生姜3片、甘草5克、白术15克、红枣5个、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表现为全身浮肿、肢凉怕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腰酸痛,可选实脾饮加减(厚朴10克、白术10克、木瓜10克、草果10克、制附子10克、干姜10克、大腹皮10克、益母草15克、白茅根15克);肾阴亏虚,精气外泄,表现为腰酸痛、尿有蛋白、头昏耳鸣、口干、五心烦热,方可用六味地黄丸(熟地15克、淮山15克、山茱萸10克、泽泻10克、云苓15克、丹皮10克);肝脾不足,精血亏虚,表现为初起身乏腹胀、继则高度浮肿、全身白光亮、按之凹陷不深而有细致皱纹、腹部臌隆胀满、尿量极少、面色萎黄、神疲不支、肢体麻木,可选十全大补汤(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黄芪20克、肉桂3克)。

3.单方验方。据介绍:(1)绿豆250克、制附子15克、黄芪60克、党参、白术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慢性肾炎水肿有效;(2)玉米须60克、白茅根6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消除尿蛋白。

4.食疗方。乌鲤鱼汤:乌鲤鱼一尾(去鳞、去内脏、洗净)、赤小豆、桑白皮、白术、陈皮各30克、葱白五根,用水三碗同煮,煮鱼及赤小豆烂熟,不可入盐,先吃鱼,后服药。治浮肿及四肢肿胀。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对血浆蛋白通透性明显增高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简称“三高一低”)。老年人患肾病综合征,以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为多见,由于其它疾病损害所致,如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肾淀粉样变,或伴有恶性肿瘤。

[发病原因]

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三种情况:

1.肾脏本身的疾病。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各型肾炎演变成肾病综合征。

2.毒物、药物与过敏所致。如有机或无机汞中毒,金属剂中毒,植物毒素中毒,昆虫咬伤,毒蛇咬伤,花粉过敏,疫苗过敏,药物过敏(如磺胺、青霉胺等)。

3.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恶性高血压等。至于这些疾病为什么会引起肾病综合征,机理尚未完全清楚。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属于中医“水肿”的范畴,其发病内可因脾、肾二脏阳虚、气虚或功能不足,外可因风寒湿邪侵袭而诱发。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肾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肢,发为水肿。

[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卅、24小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在3.5克以上;高度水肿,四肢、躯干、甚至阴囊皆水肿;高脂血症,血脂升高,以胆固醇为主(正常值:总胆固醇2.8~6.0毫摩尔/升,甘油三脂0.23~1.20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1.03~1.55毫摩尔/升);低蛋白血症,即血中白蛋白低于30克/升。有的可伴有胸水、腹水、胸闷气逼,脘腹胀满,尿量明显减少,由于尿蛋白浓度高,易起泡沫。由于大量蛋白质的丢失,多数患者伴有神疲乏力,头晕、心悸、纳差、恶心呕吐,大便溏薄,短气懒言。

[预防措施]

1.控制原发病。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及时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等原发病,可预防继发肾病综合征。

2.预防感冒。预防风邪外袭,平时酌情加强体育锻炼,还可常服玉屏风散(黄芪、防风、白术,等分研末,每次服10克,每日2~3次)以振兴卫阳,固密腠理,预防感冒,以杜绝发病诱因。

3.防止感染。保护皮肤清洁,及时治疗皮肤疮疖痒疹,消除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病灶,保持下阴的清洁卫生,勤换衣裤,一旦出现尿路感染,应及时治疗。

4.保持心情舒畅。注意精神调养,鼓励病员增强乐观主义精神,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

5.保持环境干燥。防止水湿内侵,避免潮湿的居住环境,或涉水冒雨,汗出遏水,或穿潮湿衣服。忌暴饮暴食,过食肥甘之品。

[治疗方法]

1.饮食疗法。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明显时应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除进食外,每日进水量限制在500~800毫升,每日盐的摄入量在1~3克。应予高热量足够的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应在每公斤体重1.5克左右,并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若患者体重为50公斤,每日可摄入蛋白75克,可吃鸡蛋二个,瘦肉二两,其余部分可从大米等主食中补充。

2.对症治疗。消除水肿,口服双克25毫克/次,每日3次;氨苯喋啶50毫克/次,每日3次;或间断性肌注速尿20毫克/次。同时要观察尿量,若每日尿量超过2000毫升,应防止电解质紊乱。补充蛋白,针对低蛋白血症,可输入白蛋白。

3.中医辨证论治。肾阳虚,表现为周身浮肿、腰膝酸软、怯冷形寒、小便短少,可选用真武汤加味(制附子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生姜6克、车前子15克)以温阳利水;脾气虚,水湿逗留,表现为肌肤或全身水肿、气短、乏力,可选用防己茯苓汤加味(防己10克、茯苓3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桂枝10克、泽泻10克、生姜皮10克)健脾益气利水;瘀水交阻,表现为面色黧黑、唇舌肌肤有瘀点或色素沉着、尿少、浮肿,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10克、泽兰10克、益母草15克、防己10克)化瘀利水;阴虚湿热,表现为面红时伴浮肿、怕热、汗出、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小便短涩,可选用大补阴丸合猪苓汤(黄柏6克、知母6克、龟板1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苡仁15克、石苇15克)以滋阴清热利水。

4.单方验方。老年人患肾病综合征,可试用以下方药消除浮肿:(1)黄母鸡一只、草果6克、赤小豆30克、盐、味精、葱、姜各适量。去鸡内脏,把草果、赤小豆洗净后,放入鸡的腹腔内,入砂锅,加清水适量,并放姜、葱、盐,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鸡肉、赤豆熟透为止,再加味精搅匀即成,喝汤吃肉。(2)每日用猫须草30克,煎水当茶饮,有清热祛湿,排石利水之功,能消除肾病综合征水肿、蛋白尿。

5.药膳调理。据证选用以下食疗方调治:

(1)黄芪粥:黄芪30克,苡仁30克、赤小豆9克、糯米30克、金橘饼3枚,取水500毫升,先煎黄芪20分钟,去渣,入苡米、赤小豆煮30分钟后再加金橘饼、糯米煮成稀粥,分2次服,每日1剂,每次服药粥嚼橘饼一枚,治疗肾病综合征脾虚型有效。

(2)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200克、食盐、味精适量。将赤小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灶上,用武火烧开移文火煎熬成粥时,加入食盐、味精即成,食用时,可当饭吃,有健脾利水之功效,可用治肾病综合征水肿。

6.针灸疗法。针灸治疗本病以通调三焦气机为主,取穴水分、气海、三焦俞、足三里、三阴交,针用泻法,一般不灸。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个综合征,系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肾功能减退所引起。临床表现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因毒素贮留引起的系列中毒症状,预后较差。在肾功能减退的同时,机体产生了适应性,但这种适应性是有限的,当肾功能受损超过50%时,则可出现全身一系列的中毒症状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据统计,本病年发病率约占自然人群的万分之0.5左右。

[发病原因]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三类:

1.局部病变。疾病主要侵犯肾脏,且以肾脏为主要表现,其中以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最为多见。

2.下泌尿系梗阻。主要表现为膀胱功能失调,容易继发感染而引起肾功能衰竭,如前列腺肥大等。

3.全身性疾病与中毒。如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症、糖尿病及镇痛药或重金属中毒等。某院对30年来住院的8947名65岁以上老年病人进行统计分析,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进行排队,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盂肾炎、慢性肾炎分别占第1、10、25、31位,这些疾病均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认为,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疾病的不同病因发展到脾肾阳衰,阳不化湿,使水浊内生,浊邪壅塞三焦而产生。因此,脾阳亏损,肾阳衰微是肾功能衰竭之本,浊邪壅塞,三焦不行,导致心肺、脾胃、肝等脏腑受损是其标,病变部位则在肾。

[临床表现]

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有慢性肾炎病史的患者,如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慢性肾衰:

1.胃肠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胃纳下降、口臭带氨味、口腔粘膜溃疡等。

2.精神神经系统症状。乏力、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于集中、失眠、对外界反应淡漠、言语减少等。

3.贫血、出血倾向。

4.化验血肌酐>221~442毫摩尔/升。

5.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表现,如酸中毒的呼吸深大、水代谢失常的少尿、无尿。

[预防措施]

正常人肾的重量随着增龄而减轻,皮质变薄,肾窦内脂肪增加,间质纤维化加剧,老年人肾单位数量减少,从25岁到85岁,其总数约减少30%~40%,所以,老年人肾功能也随增龄而减退。

有慢性肾病史的患者,若能从预防着手,尽量保存更多的肾单位,从而防止肾功能衰竭,意义尤为深远。

1.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原发肾病的不同,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分别采取抗炎、降压、降糖等方法(可参考有关章节)。

2.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反复多次感染为最常见的慢性肾衰恶化的诱因,常见的感染有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气管炎等)、皮肤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所以慢性肾病患者,若出现感冒咳嗽、咽喉痒痛、鼻塞流涕、怕冷发热、皮肤生痈疖、尿频、尿急、尿痛等,应积极治疗,选择有效的抗菌素或服中药控制感染,防止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3.限制蛋白摄入。慢性肾病,尤其是在出现氮质血症以后,肌酐>442毫摩尔/升,内生肌酐清除率为25%~50%,应限制蛋白的摄入,一次性过多的蛋白摄入,使肾脏不能及时排出氮质代谢产物,易致尿毒症。

4.合理用药,防止肾毒药的使用。对慢性肾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用药时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1)使用的药物应避免对肾发生毒性,以免进一步损害肾功能。下列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①抗菌素类,如各种长效制剂、磺胺类,因能形成结晶阻塞尿路;抗结核药,如吡嗪酰胺、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紫霉素、乙胺丁醇等;四环素类,这类抗菌素对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有抑制作用,导致BUN增高,肾脏负担加重。②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利眠宁类、巴比妥类、水杨酸盐等。

(2)一些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需减少药物的剂量,如地高辛等。

5.排除尿路梗阻。在短期内突然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者应予注意,应及时做肾脏B超检查,明确是否有肾盂积水(结石或前列腺肥大所致),及时排除梗阻,有利于保护肾功能。

[治疗方法]

1.治疗原发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疾患引起的,某些原发病经适当治疗后,可使肾功能改善,起到部分缓解,甚至恢复至代偿期,如由于结石引起梗阻性肾病手术治疗去除梗阻因素,可使肾功能恢复。

2.饮食疗法。可采取以下措施:

(1)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分解产物积蓄在血中是引起尿毒症的氮质血症和酸中毒的主要原因,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但如过分限制又可引起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和低蛋白血症。一般认为蛋白质摄入量宜每日20克~45克,宜用含必需氨基酸高的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尽量少吃植物蛋白(如豆制品)。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见下表。

常用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表

食物名称 重量(克) 蛋白质含量(克)

全鸡蛋  100    12.6

牛乳  100    3.1

瘦猪肉  100    16.7

肥猪肉  100    2.2

鱼类  100    13.0

粳米  100    6.8

籼米  100    7.8

标准面粉 100    9.9

黄豆  100    36.3

土豆  100    1.9

如每日蛋白质需30克左右,可饮牛奶100毫升(含蛋白3.1克)、鸡蛋1只(含蛋白12.6克),其余15克可自大米及其它食物中提供。

(2)限制水及食盐的摄入。有高血压、浮肿、尿少者应限制摄入过多的盐,或用药盐代替。关于慢性肾衰患者的饮水,由于老年人脏器呈萎缩状态,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口渴感觉不灵敏,在照顾时更应注意面部的干燥与否、皮肤弹性、以及有无少尿或体重减轻,以防饮水少而脱水,或饮水过多而水肿。一般来说,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每日进水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加500~600毫升计算。蔬菜及水果含蛋白质不多,并有充分维生素,可不严格控制。

3.中医辨证论治。脾肾阳虚,表现为肢体浮肿、肢冷畏寒、面色白、倦怠乏力、纳少便溏者,可选用实脾饮加减(茯苓15克、白术10克、广木香6克、桂枝10克、制附子10克、干姜10克、厚朴10克、益母草15克,川牛膝15克、车前草15克)以温补脾肾,利水消肿;肝肾阴虚,表现为头昏、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者,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熟地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丹皮10克、泽泻0克、茯苓15克、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川牛膝15克)以滋补肝肾;湿浊困阻,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口吐清水、头昏乏力者,可选用温胆汤加味(竹茹10克、枳实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炒谷、麦芽各15克、生甘草3克、黄连3克、生大黄10克、吴萸3克)以和胃降浊。

4.中药灌肠法。通常可用泻下药为主的中药保留灌肠以降毒素,如药用生大黄15克、芒硝10克、生牡蛎30克、泽泻15克、蒲公英30克、制附片20克,煎水200毫升,每日灌肠1次。

5.单方验方:据报道,冬虫夏草对慢性肾衰有一定效果,用冬虫夏草5~10克,每日炖服1次,坚持长期服用,有一定疗效。

6.透析疗法。从目前临床来看,肾功能衰竭晚期(尿毒症)患者,透析疗法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途径。透析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结肠透析。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血液透析易致心血管疾患,有人观察发现,50岁以上的病人,血液透析死亡率上升,故以腹膜透析较为合适。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指肾脏及肾盂的炎症,大都由细菌感染引起,一般伴下泌尿道炎症(如尿频尿急、尿热等)。根据临床病程及症状,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期,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

根据国内统计,泌尿系感染占泌尿系统疾病的首位,约42.9%,肾盂肾炎约占住院病人的1.1%~4%。肾盂肾炎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近三、四十年来虽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但肾盂肾炎的发病率并未降低。

[发病原因]

健康人尿道内常有少量细菌存在,但大多数为非致病菌。男性前尿道3~5厘米处常有菌;女性尿道外段1厘米处均有菌,中段80%有菌,近膀胱4厘米处约50%有菌。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细菌乘虚而入并致病。

常见的致病菌:引起肾盂肾炎的细菌多是会阴部及肠道内常见的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5%,阳性菌占25%,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其次是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等;阳性以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肠球菌及绿色链球菌。

中医学认为急性肾盂肾炎,以邪实为主,正邪相搏,表现为一派湿热症象。湿热久稽,耗伤津液,损伤正气,致使临床表现为肾阴不足,脾肾两虚的证候,此时,正虚邪恋,则属于慢性肾盂肾炎的阶段。

[临床表现]

1.急性肾盂肾炎。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以育龄妇女最多见,起病急骤,主要有以下症状:高热、寒战,体温多在38℃~39℃之间,也有高达40℃,伴有头痛、全身酸痛,泌尿系症状突出,如腰痛,少数可有腹部绞痛,沿输尿管向膀胱方向放射,肾区叩击痛,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部分患者还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2.慢性肾盂肾炎。半数以上患者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其后有乏力、低热、厌食及腰酸腰痛等症状,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后期可见夜尿多,氮质血症,甚至尿毒症。

[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积极参加各种适宜的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2.消除诱因。慢性肾盂肾炎反复不愈者,应积极寻找并消除发病的诱因,如糖尿病,肾结石及尿路梗阻等。

3.清除炎性病灶。寻找并去除炎性病灶,如男性的前列腺炎,女性的尿道旁腺炎、阴道炎及宫颈炎。

4.减少器械刺激。减少不必要的导尿及泌尿道器械操作,如必需保留导尿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如口服氟哌酸,每次0.2克,每日2~3次。

5.注意性生活及外阴卫生。女性患肾盂肾炎与性生活有关者,应于性生活后即排尿,并内服一片复方新诺明片,同时注意会阴部的卫生,勤换洗衬裤。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急性感染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和保暖,给子充分的营养,增加饮水量,保证体液平衡并排出足够的尿量,每日尿量应在1500毫升以上。服用碳酸氢钠片1克,每日3次,可碱化尿液,减轻膀胱刺激症状。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应根据病情适当休息,注意营养,增加体质及机体抵抗力。

2.抗感染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初发者,可选用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或氟哌酸每次0.2克,每日3次,或头孢氨苄每日2~4克分4次口服。肾功能正常者,也可用庆大霉素8~12万单位,分2次肌注,或丁胺卡那霉素0.4克,每8~12小时肌注1次。慢性肾孟肾炎急性发作者可按急性肾孟肾炎治疗,反复发作者应通过尿细菌培养并确定菌型,然后选用针对性的抗菌药。

3.中医辨证论治。膀胱湿热,表现为小便频数、点滴而下、尿色黄赤、灼热刺痛、伴发热、口苦,可选用八正散加减(车前草15克、瞿麦10克、萹蓄10克、山枝10克、滑石10克、萆薢10克、乌药10克、银花10克、生草梢6克);肝胆湿热,表现为尿频而热、口苦、少腹痛、寒热交作,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枝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0克、泽泻10克);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表现为尿频而短、小便涩痛、欲出不尽、低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0克、淮山10克、茯苓12克、车前草10克、山茱萸10克)。

4.单方验方。(1)白花蛇舌草30克、车前草30克、败酱草30克、茯苓30克、大蓟10克、小蓟10克、茅根30克、茜草根10克、水煎服,每日1剂。(2)鹿含草30克、马鞭草30克、金钱草30克、夏枯草30克、益母草30克、旱莲草30克、车前草30克、黄芪30克,水煎服,每日1剂。(3)蒲公英、石苇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5.针刺治疗。针刺足三里、关元、中极、三阴交、委中穴,每次留针15分钟,每日1~2次。

肾石病

肾石病是指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所以又称为泌尿系结石或尿石病。本病在美、英、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发病率甚高,根据近年国内的统计,肾石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两广和云、贵、川、湘、赣等南方省份,肾石病已是泌尿外科中占第一位的常见疾病,在其它省市也分别占第二位至第五位。

[发病原因]

肾石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有些因素尚未认识清楚,综合有关论述,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局部病因。肾结石的基本形成过程是某些生理异常因素造成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尿中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与有机基质(如基质A、酸性粘多糖等)组成核心,然后结晶体在局部增长、聚集,最终形成结石。以下因素影响结石的形成:(1)尿液中结晶成分增多,如高钙尿、高草酸尿、高尿酸尿,在肾结石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尿路感染:持续或反复尿路感染可引起感染性结石;(3)尿液呈酸性时,尿PH值降至5.5以下,溶解度显著降低,有利于结石的形成。尿量过少则尿中结晶成分浓度升高,有利于结石形成;(4)饮食与药物的影响,饮用硬水、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服用磺胺类药物、乙酸唑胺等也易引起结石。

2.新陈代谢紊乱。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极为复杂,目前认识尚不全面。

3.其它因素。气候、水质、遗传、性别、年龄、饮食和职业等环境因素对肾结石均有一定的影响。现已肯定,气候干热,日照期长,可使尿浓缩,从而易于生长结石,八、九月结石发病率最高,冬季最低。原因不明的肾结石多是30~40岁,男性较女性多4~5倍,15岁以下的儿童极罕见。据有关统计,食糖过多可能促进肾结石形成,办公室工作人员,特别是高温室内工作者,如厨师发病率较高。

一般认为肾石症隶属祖国医学“淋证”门中的“砂淋”、“石淋”、“血淋”的范畴。其成因大都认为是肾虚、膀胱气化不利、湿热蕴结于下焦,尿液受湿热煎熬,浊质凝结而为结石。

[临床表现]

肾石病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形状,所在部位和有无感染、梗阻等并发症。

肾结石可能长期存在而无症状,如固定在肾盂或下肾盏内不移动而又无感染的结石。另外,表面光滑的小结石,能自动排出也不引起明显症状。

肾结石引起的疼痛可分为钝痛和绞痛。绝大多数病人(约40%~50%)都有腰痛和上腹部间歇性发作的疼痛史,多数呈阵发性,亦可为持续性疼痛,疼痛轻时,可能仅表现为腰部酸胀或不适,劳动可使疼痛发作或加重。肾结石绞痛是严重刀割样痛,常突然发作,疼痛常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女性放射至*部位。肾绞痛发作时,病人呈痛苦面容,缩卷在床,双手紧压腹部或腰部,甚至在床上翻滚,*不已。可持续几小时,也可几分钟即缓解。

血尿是肾石病另一主要症状,疼痛时,常伴发肉眼血尿或化验出现镜下血尿。有些病人尿中可排出砂石,或解不出小便,或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肾石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复发率也高。男性80%,女性60%的肾结石病人,平均在排石或取石9.5年后又发现结石,故肾石病在治疗上不仅要重视取石和排石,而且应重视预防肾结石的复发。

1.去除肾石的发病诱因。积极治疗形成结石的原因,如控制肾盂感染和解除尿路梗阻,均为防止结石形成和复发的有效措施。

2.注意充分饮水,尤其是夏季和夜间。为避免尿渡过分浓缩,必须强调睡前饮水,并且在半夜再饮水一次,最好饮用含矿物质少的磁化水,如每日尿量超过2500毫升,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冲洗尿路和排出微小结石。

3.调节饮食。饮食成分应根据结石种类和尿液酸碱度而定。对于草酸钙结石,应避免高草酸食物,如波菜、可可、巧克力等,以及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奶酪等。高尿酸血症和高尿酸尿时要吃低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血和咖啡等。

[治疗方法]

肾结石的治疗,近年来已有很大进展,许多过去需要手术治疗的肾结石,现在可经体外震波碎石或非开放性手术取石,或几种方法联合使用而取得满意疗效。

1.一般治疗。大量饮水配合利尿解痉药,可促使小的结石排出,每日尿量维持在2000~3000毫升以上,口服阿托品片,每次0.3毫克,每日3次。若有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者,可口服氟哌酸,每次0.2克,每日3次;碳酸氢钠片,每次1克,每日3次。

2.中医辨证论治。湿热下注,见小便混浊、尿频、尿急、尿痛者,可选用八正散加减(车前子10克、萹蓄10克、生大黄10克、山栀10克、滑石10克、生草梢6克、川萆薢10克、乌药10克、川牛膝10克、金钱草15克、海金砂10克;肾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头昏乏力、耳鸣者,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15克、淮山10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山茱萸10克、金钱草15克、川牛膝15克);气滞血瘀,表现为腰刺痛、尿暗红者,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生地15克、鸡内金10克、金钱草15克、郁金10克)。

3.单方验方。据介绍下方:鳖甲9~30克、夏枯草9~30克、生董仁15~30克、白芷9~15克、四川大叶金钱草30~120克、海金砂9克、苍术9~15克、滑石15~30克,水煎服,个别病人有结石缩小或消失现象。另有介绍黄牛角粉9克,每日三次,黄酒送服,多食醋,也有溶石现象。

4.针刺疗法。有介绍主穴取京门、肾俞、配合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等,给中强或强刺激,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3~5分钟行针1次,日1~2次,排石率达74%。

5.体外震波碎石术,对直径在1.5Cm左右的单个结石效果满意。

6.手术取石。对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巨大鹿角状结石,或有肾盂肾盏内腔狭窄的结石,或合并严重梗阻者,可实行手术取石治序。

尿血

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血块夹杂而下为特征的一种病症。随出血量多少的不同,小便可呈淡红色、鲜红色或洗肉水色、淡酱油色等。老年人出现血尿是某些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西医将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即尿液外观为血性者)和镜下血尿(即高倍显微镜下发现≥3个红细胞者)。

[发病原因]

老年人出现尿血,可由以下疾病引起:

1.结石。泌尿系结石损伤周围组织时,可出现血尿。

2.肿瘤。老年人出现无痛性血尿多为前列腺癌、膀胱癌所致。

3.其它因素。如肾小球肾炎、肾结核、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等均可出现血尿。

中医认为引起血尿的原因有:外邪侵袭,热迫膀胱;过食辛辣、烟酒,内热下迫膀胱;或房室不节,相火妄动,损伤肾阴,阴虚生内热,虚火灼伤血络;或情志内伤,耗伤心阴,心火亢盛,移热于小肠,迫血妄行而致尿血。

[临床表现]

根据原发病的不同,其尿血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老年人血尿常有以下几种:

1.肾炎。肾炎的血尿是全程血尿(即尿自始至终均为血尿)常伴随有蛋白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等现象。

2.结石。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血尿是老年人血尿的常见原因之一,血尿往往是在活动后—→肾区疼痛—→出现血尿,有时会在排尿时突然尿流中断或排尿终末时发生小腹痛和血尿加重。

3.结核。老年人患肾结核是全程血尿,膀胱结核患者为终末血尿(即排尿后期出现血尿),常伴有午后低热、盗汗、颧红等结核中毒症状。

4.肿瘤。肾和膀胱肿瘤是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腰部或后侧中腹部或下腹部可触及肿块。老年人若无肾炎、结核、结石病史,如反复出现血尿,并伴消瘦、乏力等症状,应考虑此病并到医院检查。

老年男性若出现持续性血尿,则以前列腺癌及其所引起的尿路感染常见。

[预防措施]

1.健身防病。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及时治疗感冒及疮疖等皮肤疾患,减少导致血尿的疾病因素。

2.早诊断、早治疗。及早诊断原发病并积极治疗。

3.饮食宜忌。饮食要清洁,忌食虾、鱼、蟹、海腥等;忌烟、酒、辛辣之品,勿过食油炸之品,以免辛燥动火,迫血妄行。宜多食水果、蔬菜。

4.摄入足量水分。多饮水保持尿道卫生,不要因尿血而怕喝水。

5.保持心情舒畅。不动怒,防止郁怒化火,火伤血络而尿血。

6.节制房事。防止房事过度,耗伤阴血,虚火亢旺损伤血络而尿血。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尿血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对于大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对于尿血反复不止的患者,要予精神上安慰,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感,并诱导分析,避免激动,防止心火亢盛,节制房事。

2.中医辨证论治。热结膀胱,表现为小便带血、血色鲜红、小便频数短涩、滴沥不爽、少腹作胀、腰部酸痛,可选用八正散加减(生大黄10克、萹蓄10克、车前子10克、滑石10克、生甘草6克、白茅根15克、藕节10克、琥珀6克)以清热利水,凉血止血;阴虚火旺,表现为尿血屡发、色鲜红或淡红、头晕目眩、耳鸣心悸、颧红潮热、咽干盗汗,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5克、淮山15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山萸10克、丹皮10克、琥珀6克、花蕊石15克)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脾不统血,表现为久病尿血、色淡红、体倦乏力、气短声低,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茯神10克、蒲黄10克、阿胶10克)以益气摄血;肝胆湿热,表现为小便短赤、尿色鲜红、口苦、目赤红肿、头痛耳聋、胁肋疼痛,可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小蓟15克)以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3.单方验方。以下方药可据证选用:

(1)苧麻根10根,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口服,每日1剂,可治尿血。

(2)琥珀末6克、灯芯草10克、薄荷6克煎汤调下,可治尿血。

(3)竹茅饮:淡竹叶、白茅根各10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顿服,用治血尿。

(4)茅根30~60克,煎服,治热证尿血。

(5)鲜车前草、鲜藕节、鲜小蓟草各60克共捣汁,空腹服,治各种尿血。

(6)乌蔹莓30克,煎汁,饭前服,治热证尿血。

(7)茅根车前饮:白茅根、车前子各50克、白糖25克,水煎服,治尿血。

4.饮食疗法。(1)黄芪粥:黄芪6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米做粥,晨起空腹食之,治脾虚不能统血引起的尿血。(2)丝瓜饮:黄丝瓜一段,将丝瓜洗净熬水,不拘时凉饮之,有凉血止血之功。

5.针灸疗法。(1)心火内动,表现为尿中带血、血色鲜红、心烦、失眠、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等,主穴:劳宫、行间、中极,配穴:阴陵泉、小肠俞,用泻法。(2)脾肾不固,气血亏虚,表现为久病尿血、血色淡红、面色苍白、精神困顿、体倦食少、头晕目眩等,主穴:隐白、关元、足三里,配穴:脾俞、膈俞、肾俞、三阴交,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其毒素所导致的前列腺体和腺管的炎症。本病分急、慢性两种,其中以慢性前列腺炎最常见,多与后尿道炎、精囊炎或副睾炎同时存在。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但老年男性亦不少见,并常可导致尿路感染,应引起重视。

[发病原因]

前列腺炎是尿道感染的一部分,往往与后尿道炎、精囊炎、副睾炎同时存在,一般认为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感染因素。细菌或其毒素侵犯前列腺是引起前列腺炎的基本因素,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可从尿道直接侵犯前列腺而发病,也可侵犯人体其它部位,如呼吸道,通过血行途径而引发前列腺炎。

2.免疫因素。慢性前列腺除与细菌感染有关外,还与自身免疫降低有关。

3.诱发因素。受凉感冒、性欲过度、饮酒等因素,均会引起前列腺充血,前列腺长时间充血,易导致细菌入侵而引发前列腺炎。此外,下尿路机械刺激,如导尿,也是诱发前列腺炎的原因。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素体虚弱,肾气不足,或因嗜酒和膏梁厚味,致气血凝滞,湿热内蕴;或因房事不节,肾阴亏耗,阴损及阳,而致肾中阴阳失调。

[临床表现]

1.急性前列腺炎。其临床症状依感染途径而不同:由尿道途径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尿道灼热感、尿频、尿急、尿痛及尿后滴沥不尽,或血尿,严重的可出现尿流变细或中断,甚至急性尿潴留,有些还会影响性功能,或性交时引起剧痛。若由血行途径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症状为主,如全身疼痛,怕冷发热等,后期才出现前列腺炎的症状。

2.慢性前列腺炎。排尿刺激症状,如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后滴沥不尽。排尿不适的症状,如排尿时膀胱部和会阴部有不适感,后尿道、会阴和肛门有重坠和钝痛感。尿道口常有稀薄水样分泌或较厚的乳白色粘液。性机能障碍,出现性功能减退、早泄、射精痛、遗精,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精神抑郁。

[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可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法,如气功、打太极拳、慢跑等,以增强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同时宜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诱发。

2.合理饮食。宜进易消化的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酒、辛辣食物,少吃油腻食品,动物油脂尤应忌食。

3.注意性卫生。注意房事有节,同时避免会阴部受潮冷刺激,比如冷水冲洗下部,或坐卧潮冷之地下棋打牌,或用电风扇长时间吹下部。勤换内裤,防止尿道感染。

4.多饮水。平素应注意摄入足量的水分以保持小便通畅,防止下尿路感染。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忌食刺激性食物,解除精神负担,建立良好的饮食起居及性生活的规律,不可久坐和长时间骑车,可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多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多饮开水以稀释尿液,勿受凉,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2.抗菌素的选用。口服复方新诺明片,每次0.5克,每日1次;或口服氟哌酸,每次0.2克,每日3~4次;或呋喃坦丁每次0.1克,每日3次。

3.中医辨证论治。湿热壅阻,表现为小便频急、茎中热痛、小便混浊或如米泔、会阴部坠胀疼痛,可选用程氏萆薢分清饮(草薢10克、石菖蒲10克、生草梢6克、乌药10克、滑石10克、车前子10克);阴虚火旺,表现为腰膝酸软、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时有灼热感,可选用知柏地黄汤(知母10克、黄柏10克、熟地15克、山萸10克、淮山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云苓12克);肾虚阳衰,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尿频、夜尿多且解不尽,可选用附桂八味丸(肉桂6克、制附子10克、熟地15克、山萸10克、云苓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气滞血瘀,表现为会阴部、少腹、腰骶、尿道等处酸胀、疼痛不适,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10克、枳壳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川楝子10克、玄胡10克、王不留行6克,川牛膝10克)。

4.单方验方。可据证选用下方:

(1)急性前列腺炎用红藤汤:红藤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黄柏10克、萹蓄15克、虎杖15克、车前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慢性前列腺炎用鲜紫茉莉根60克,水煎服,每日1剂。

5.饮食疗法。白糯丸:糯米500克、白芷50克、石菖蒲50克、牡蛎100克,共研末,糯米粉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

6.坐浴疗法。可用丝瓜络30克、苦参30克、双花30克、败酱草30克、土茯苓40克、川军50克、芒硝50克,水煎成2500毫升坐浴,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位于膀胱出口的下面,形状很象一只栗子,包在尿道的外面,尿道的后段从它的中间通过。前列腺增生症是指前列腺体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织逐渐增生而形成多发性球状结节的前列腺肥大性疾病,亦称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良性肥大。男性45岁左右,前列腺发育完毕,45岁以后逐渐出现腺体增生,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主要临床表现为小便淋沥,排尿不畅,甚至出现尿潴留。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本病发病率愈来愈高,已成为男性老年人的主要病种之一,据有关统计,本病在老年男性的发病率为10%。

[发病原因]

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了,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性激素平衡失调。老年人体内性激素水平平衡失调是引起前列腺肥大的重要原因,可直接导致前列腺腺体的内层部分(雌性部分)增生。

2.性生活过度。平素性生活过度,使前列腺组织长期处于充血状态,40岁以后前列腺腺体即可逐渐增生并加重。

3.饮食因素。嗜食辛辣肥甘、醇酒厚味等刺激之品,可引起前列腺瘀血,纤维肌组织增生。

4.其它因素。盆腔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可使盆腔充血,进一步引起前列腺腺体充血,日久难以回复而发生肥大、增生。

前列腺增生症属于中医“癃闭”、“淋浊”的范围。发病原因主要是肾阳不足,由于年老体衰,肾阳虚弱,命火衰微,气不化火,无阳则阴无以化,而致尿不能出;或湿热下注,由于过食辛辣厚味,酿湿生热,下移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发为癃闭。此外,阴虚火旺,脾气虚弱,痰瘀交阻也是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

[临床表现]

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危害是尿道梗阻,早期因膀胱代偿,可无临床症状,随着病理过程的演进,梗阻加重,临床可表现为尿频、排尿次数增加,为早期最常见的症状,而且逐渐加重,尤以夜尿次数增加为多;排尿困难,表现为患者有尿意时,不能及时排出,一般须等候片刻后逐渐用力才能排出,可进一步发展为尿浅无力,射程不远,尿流变细,最终可有尿流不成线而呈点滴状等症状;尿失禁,由于膀胱内大量尿液积存.随着膀胱压力增高而自行溢出,有时夜间睡熟时,可发生遗尿;血尿,由于前列腺体表面充血或扩张的血管破裂而出血,可见尿血或有血块;由于排尿困难而长期依靠增加腹内压力排尿,可发生肛瘘、脱肛、便血、疝等;急性尿潴留,由于气候突变、劳累、饮冷、房事、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腺体及膀胱颈充血水肿,造成急性梗阻而致尿潴留;若是上尿路继发感染时,可见畏寒发热,下尿路梗阻伴双侧肾积水的病人,常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消化不良、恶心、腹胀、便秘、消瘦等。

[预防措施]

1.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忧思恼怒,消除各种外邪入侵和湿热内生的有关因素,如忍尿、过食肥甘、纵欲过度、感冒及其感染因素等,以保持良好的肺、脾、肾的气化功能。

2.加强排尿护理。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往往会引起尿潴留,此时应加强排尿护理,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保持心情平静,切勿慌乱,然后让病人自行徐徐用力后缩腹肌、增加腹内压试行排尿,也可请患者用手掌平贴于自己的少腹部,轻轻施加压力,从上向下挤压膀胱底部,对帮助排尿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也可采用热敷膀胱区及会阴部,有诱导排尿作用,若上述方法患者仍解不出小便达12小时以上者,应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3.多喝水,保持尿道卫生。不要因小便不利怕喝水,饮水量应保证每天排尿量在2000~2500毫升之间为宜。

4.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必便的良好习惯。老年便秘的患者,可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每天冲服蜂蜜,每次30克,每日2~3次,以保持大便软畅。

5.注意局部保护。如保暖,避免局部不良刺激,如久骑自行车等。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鼓励病人适当活动,增强体质,生活规律化;尽量避免受凉、劳累、忍尿、大量饮酒及过度性生活等。

2.抗感染治疗。有尿路感染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可应用抗生素,如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4片,或氟哌酸每次0.2克,每日3次。

3.性激素治疗。对初期病例有一定效果,一般采用雌激素治疗,如已烯雌酚3~5毫克,每日3次口服。

4.饮食疗法。火麻子粥,用火麻子30克研细,加粳米150克煮粥服用,主治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小便不通症有效。

5.中医辨证论治。浊瘀内阻,瘀滞膀胱,表现为小便点滴而出或如细线、时而中断、甚至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血尿或血精者,方选代抵当丸加减(大黄6克、归尾12克、山甲9克、红花6克、牛膝10克、云苓12克、泽泻12克)行瘀散结,通利水道;湿热下注,膀胱滞塞,表现为小腹急满、尿道涩痛、短赤不利、茎中痒痛、甚至闭塞不通、口苦口粘,方选用八正散加减(瞿麦12克、栀子9克、车前子9克、木通6克、大黄6克、滑石15克、泽泻12克)以清热通淋;脾虚气陷,膀胱失约,表现为小腹、前阴下坠不适、小便欲解不畅、量少不爽、小便不能控制、食欲不振、气短乏力,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9克、升麻3克、柴胡3克、当归9克、陈皮9克、甘草6克、桂枝9克、泽泻10克)以补中健脾,益气利水;肾阳虚衰,气化无权,表现为小便滴沥不畅、排出无力、甚成尿闭不通、小便自溢而失禁、腰膝酸冷无力、畏寒喜暖,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12克、山药12克、云苓15克、泽泻10克、制附子9克,肉桂4克、车前子12克、牛膝10克)以补肾利水温阳益气。

6.单方验方。以下方药可据证酌情选用:

(1)牛膝12克、桃仁12克、大黄10克、当归12克、通草10克、冬葵子10克、车前草30克、滑石10克、桂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老年前列腺初、中期患者有效。

(2)大黄10~30克、滑石20~30克、皂角10克。水煎服,对前列腺肥大出现大便秘结、小便混浊等湿热见证者有效。

(3)生葱白500克,切碎与麝香0.1克拌匀,分2包,先置脐下1包,热熨15分钟,再置另1包,冰水熨15分钟,交替使用,以小便通为度,对前列腺肥大伴发尿潴留者有效。

(4)活田螺2只,葱白2根捣烂如泥,敷于关元穴如手掌心大,可利小便,对前列腺肥大伴发尿潴留者有效。

7.针灸疗法。针灸治疗前列腺肥大也有较好疗效,取穴为关元、气海、曲骨、三阴交,强刺激,不留针。

8.手术治疗。当临床症状逐渐加重,保守治疗无效,每况愈下,屡发急性尿潴留,肉眼血尿,泌尿系感染,且并发结石、膀胱憩室、上尿路积水及肾功能减退时,均应考虑前列腺切除术。

下泌尿道感染

下泌尿道感染是指由细菌引起的下尿路感染,它包括输尿管炎、膀胱炎,其中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肾盂肾炎常合并有下泌尿道感染。老年人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及内分泌的失调,极易引下泌尿道感染。

[发病原因]

老年人患下泌尿道感染有以下几种因素:

1.细菌侵入。任何细菌侵入尿路都可以引起尿路感染,其中大肠杆菌是常见的致病菌。

2.抵抗力下降。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容易诱发细菌侵入而发病。

3.疾病所致。某些老年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易诱发下泌尿道感染。

4.尿道梗阻。泌尿系结石或泌尿生殖系肿瘤易引起尿道梗阻而诱发下泌尿道感染。

5.其它因素。如尿路器械检查(导尿术等)、性生活过度、男性前列腺炎、女性妇科炎症均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常见诱因。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淋证”范畴,多由湿热之邪而致,湿热之邪或由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或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而发为淋证。慢性炎症多为正虚邪恋,相争不下,故缠绵难愈。

[临床表现]

单纯性下泌尿道感染无明显全身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反应性差,下泌尿道感染多无全身症状,或仅表现为乏力、头昏,但局部症状表现突出,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夜尿频,下腹部不适等膀胱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常可发现血尿,或尿中白细胞增多,中段尿培养出细菌生长;少数患者可有轻度腰痛、发热。

[预防措施]

1.消除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尿路狭窄、畸形,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等,尤其是老年男性因前列腺肥大、尿路梗阻,易引起尿路感染,据统计其发生率较无梗阻者高12倍,必须及时治疗。

2.慎用尿路器械。尿路器械的使用,易将细菌带入尿路,且使尿路粘膜损伤更易发病。据统计,一次导尿,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3%,留置导尿管1天,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0%,留置3~4天感染可达90%以上。膀胱镜检、逆行肾盂造影,均易引起尿路感染。若病情需要做上述检查,应在检查后多饮水,并预防性口服复方新诺明1片,以防尿路感染。

3.积极治疗尿道口周围及尿道内炎症。老年男性之前列腺炎,女性之妇科炎症,若不及时治疗,均易引起下泌尿道感染。

4.控制糖尿病。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尿糖、*炎、机体抵抗力低,细菌易侵入而发生尿路感染,应及时控制糖尿病,口服降糖中西药物,具体方法可参考有关章节。

5.注意外阴卫生。女性排尿后用纸从前向后擦,可预防来自肛门或阴道的细菌进入尿道。性生活后排尿和用纸轻柔地从前向后擦,可预防尿路感染。老年妇女阴道放乳剂,有利于防止感染。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多饮水,通过增加尿量以冲洗尿道,也可口服碳酸氢纳片,每次1克,每日2~3次,以碱化尿液,促进细菌排出,禁食烟、辣、煎炸食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抗菌疗法。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1克,每日2次;或口服氟哌酸,每次0.2克,每日3~4次;或呋喃坦丁,每次0.1克,每日3次。

3.中医辨证论治。膀胱湿热,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口烧灼感、每次排尿量少,可选用导赤散加味(生地15克、木通6克、生草梢6克、瞿麦10克、灯心草6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马鞭草10克)以清热利尿通淋;阳明实热,表现为持续高热、腹胀便秘、小便热涩混浊、口渴,可选用白虎汤加减(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山栀10克、滑石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以清热通腑利尿;少阳郁热,表现为小便热涩混浊、口干口苦、寒热往来,可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0克、黄芩10克、滑石10克,白茅根15克、车前子10克、山栀10克,龙胆草10克)以和解少阳,利尿清热。

4.单方验方。据介绍,下列药方对下泌尿道感染有效:

(1)臭牡丹根皮6~10克,洗净,剁成细末,调入鸡蛋1个。按常规煎炒法,每日服1次,连服3~5次,忌食豆类、生冷等物,勿同时服解表发汗药,有良效。

(2)新鲜小叶金钱草30~60克、新鲜车前草30~6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有效。

(3)马齿苋30克、马鞭草30克、鹿含草30克、蒲公英30克、扁蓄12克、六一散15克、车前草15克、云苓15克、泽泻15克、木通9克、炒知母9克、炒黄柏9克,便秘加大黄9克,反复发作者加杜仲9克、川断12克,主治尿频、尿急、尿痛,或有发烧、腰酸、便秘、口渴等症的下泌尿道感染。

(4)生南瓜子30克,连壳嚼服,每日1剂。南瓜子有利尿作用,没有副作用,治疗膀胱炎,痊愈后不易复发。

5.饮食疗法。鱼腥草60克,炖瘦肉1~2两,每日1剂,连服1~2周,可治慢性膀胱炎。

6.针灸疗法。针灸治疗尿路感染可改善其膀胱刺激症状,可取穴:膀胱俞、中极、阴陵泉、行间、太溪,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仅用于中医分享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