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书籍上看到过一句话:
“人最初的情感通常产生于原生家庭。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感受到的温暖和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日后的亲密关系模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现有些女孩,成年以后往往很难跟异性亲近起来,她们渴望被爱,却又无法正常跟异性相处,内心过度敏感自卑,防线过重,感觉无法轻易交付出真心。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实际上,你们的表现,多与原生家庭有关,特别是和父亲的关系,影响着你们在感情上面的表达。
父亲的态度,影响女儿的未来教育学家斯宾塞说过:“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
你们的态度,往往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与女孩而言,父亲是她们接触的第一位异性,通过与父亲的相处,将会学习到日后如何正确地与异性相处,与对方建立亲密的连接。
特别是在女孩3~6岁左右,她们将会经历一个重要的时期,女孩的性别意识开始得到提升,她们渴求获得异性的肯定和认同,格外黏着爸爸,开始有意无意地“排挤”妈妈。
这一信号,多半意味着父亲已经作为一个“性别符号”,承载着女儿对来自异性的爱的需求,如果你们能与孩子之间培养健康的亲密度,往往有助于女儿日后更加从容地与异性接触,有爱人和被爱的权利。
心理学研究也有发现,一个人婴儿时期需求的满足,会对她们成年的情感类型息息相关。她们在童年时候获得的关注和爱,则是日后与她们建立亲密关系的养料。
警惕两种“病态”的父女关系,可能毁掉女孩3岁以前:父女关系过于疏离
很多中国的父亲,他们爱孩子的方式可能相对内敛,尤其是面对女孩,父女关系往往处于高度回避的状态——父亲拒绝向女孩表达爱意,很少跟女儿亲亲、抱抱,与女儿关系疏离。
例如,只要跟女儿处在同一个空间,父亲便觉得浑身不自在,不知道跟女儿说什么,也会阻止女儿的靠近,让她们有事去找妈妈。
长期被遭到拒绝的女孩,多会出现以下几种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