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增压工作原理,涡流导向增压效果不好的原因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8 15:49:17

图为奥迪4.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不是说其他结构的发动机不会采用此布局了,比如宝马3.0L直列6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是并联了两个废气涡轮增压器。

得益于这些技术的加持,这款发动机有着宽泛的扭矩平原,最大扭矩可达到650N·m,最大功率达到382kW。在气缸停用的状态下,ECU会根据车辆负载和发动机工况使动力输出在120N·m~250N·m之间变化。

涡流增压工作原理,涡流导向增压效果不好的原因(5)

这款发动机还采用了可变气门技术,发动机负荷较低时,2、3、5、8号气缸的进排气门会处于关闭状态。

而所谓的串联式,通常是由一大一小两个涡轮增压器串联搭配而成,小涡轮因为转动惯量小,在低转时就能启动助力,大涡轮则是在中高转时介入,提供充足的进气量,进一步提高输出功率。

比如保时捷959身上那台2.8L V6发动机,小涡轮增压器负责在低转速的时候介入,大涡轮在4200rpm的时候介入,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这台发动机可以爆发出500N·m最大扭矩。

涡流增压工作原理,涡流导向增压效果不好的原因(6)

保时捷959百公里加速仅需3.6s,在1987年就能有如此出众的表现与这台发动机有很大关系。

说到涡轮类型的不同,和并联式一样,串联式结构还可能采用机械增压器 涡轮增压器模式,机械增压器响应快,适用于低转速阶段,涡轮增压虽然相应慢,但高速表现好,对中高转速区间的动力输出助益很大,后文我们会举例介绍。

不必神化双涡轮增压

看到这,大家可能会疑惑了,既然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有这大的魅力,为什么小排量涡轮增压很少使用它们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太复杂了,与注重耐用性和维修成本的小排量涡轮增压气质不符。除此外,对小排量涡轮增压来说,通过增加涡轮增压器的个头就可以满足提升功率的基本要求,串联或者并联两个小涡轮增压功率提升效果不见得更好。

当然,这些并不能作为小排量涡轮增压不思进取的借口,像大众的1.4TSI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就兼顾了低速扭力输出和高速功率输出。

涡流增压工作原理,涡流导向增压效果不好的原因(7)

在低转速时,由机械增压提供大部分的增压压力,可以产生约1.3bar压力;在1500rpm时,两个增压器同时提供压力,最高可达到2.5bar。

在转速超过3500rpm时,由涡轮增压器提供所有的增压压力,此时机械增压器在电磁离合器的作用下完全与发动机分离,防止消耗发动机功率。

不过很让人吐槽,海外版本TSI表示的是双增压 分层燃烧 喷射,但到国内版本却是阉割了机械增压和分层燃烧,仅保留涡轮增压和缸内直喷。拿所谓的油品原因来搪塞,很多人并不买账。

双涡流涡轮增压器又是什么?

既然双涡轮不适合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那采用其他方式是否可行?

好似绕口令,我们也会听过「双涡流涡轮增压器」的说法,比如福特的2.0T双涡流涡轮增压发动机、PSA与BMW联合研制的EP6DT1.6L双涡流涡轮增压发动机,他们普遍有着低扭强劲,油耗表现满意的特性。

涡流增压工作原理,涡流导向增压效果不好的原因(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