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西地那非类药物不同的是,硝酸酯类药物的扩张血管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人体内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来达到目的,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这类药物的服用者一般是患有血栓的人群,那么,这一类人群就是非常不适合再服用西地那非类药物的了。
主要原因在于,西地那非类药物可以通过PDE5抑制剂来达到松弛血管的目的,而硝酸酯类药物也是有着扩张血管的目的地。虽然这两种药物本身结合在一起也不会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造成人体生理上的不适,但是它们俩作用的叠加,很有可能造成人体过度低血压出现。
过度的低血压情况是非常不利于人体的心脏活动的,很有可能造成突发性心脏骤停,导致服用者失去生命。另外,血压较低的情况下,人体内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在这两种药物的叠加作用足够强时,人体的缺氧也有可能会造成器官不可逆的损害。
三、不同“那非”时效不同在服药的过程都会讲求一个时效问题,主要谈到的是什么时候该吃药,吃药了之后什么时候起效果,这个效果又能维持多长时间。对于药物来说,基本上都是人体中的血药浓度在影响药物的药效。简单说来就是,哪种药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所需血药浓度,那么就占有优势。
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在人体内血药浓度最高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服药的0到2小时之间,如果取中值的话,那么在行房事前1小时所带来的药效最佳。他达拉非达到所需血药浓度的时间跨度较大,大概在0.5到6小时之间,取中值后为在行房事前2小时服用药物效果最佳。
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所能在人体中维持药效的最长时间大概是4小时,而经过了改良之后的他达拉非可以把这个药效时间延长至17.5小时,可以说是一大突破。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药物是完全只有有利的一面的,任何一种药物在给人体带来疗效的同时,都会在同时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的强烈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用量或者是服用者的体质。
一般来说,对PDE5抑制剂类药物反映比较严重的人群,会在服用药物后出现头痛、头晕、消化不良、面部潮红甚至是视觉不良的情况。而在这三种药物中,西地那非给人带来的副作用是最强的,而他达拉非的副作用最小,或许是因为它是全新改良版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