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堂里的文人意境
品味文人意境,不为复古。犹如唐诗宋词,古人是不可复制的。而文人思想、古人家居陈设艺术,是中华五千年文化蔓延的重要内容,亦将成为现代雅生活的灵感来源。品味文人厅堂陈设的雅韵和儒韵,不以繁贵,不流俗式,融合当代的艺术审美情趣,让时间雕刻的美融进怡然自得的慢生活里。
中国古代的厅堂,集多种功能用途于一体,家庭祭祀、喜庆活动、会见宾朋、长幼教谕、日常三餐等活动多在厅堂中举行,地位至高无上。厅堂中的家具,早在宋代就有一定的陈设内容与格式,到明代后期逐渐形成了风格,并迅速流行起来。
在古代,我国传统厅堂的陈设讲究严格有序,中规中矩,以正厅中轴线为基准,采用成组成套的对称方式摆放,体现出庄重、高贵的气派。尤其是正厅,这是迎宾宴客、喜庆祭祀的场所,空间宽敞规整,通常都有前后门,是由外进入内屋的通道,故厅内陈设较严整静穆,多以“疏朗多空余”的方式陈设布置。家具、楹联、匾额、挂屏、书画屏条都以中轴线形成两边对称布置。
常见的厅堂家具更趋于功能性和仪式性,一般包括有:翘条几、供桌、八仙桌、长书案、罗汉床、茶几、香几、博古架、落地屏、插屏、镜屏、太师椅、圈椅等。翘头案是中堂家具的组合部分之一。翘头案一般依墙而置,放置在大厅内与门相对的位置。案上面放置一些瓷瓶类、香炉类的物件,翘头案上方墙壁可挂字画或挂屏,高雅中带有一丝庄重。
厅堂里的文人家具
在民国以前,条案(包括供案)在中国古典家具中都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位置,可以说是中堂家具的起点与环绕点。并且在传统的中堂家具中,条案总是属于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