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菜杆怎么腌制,白杆菜切碎腌制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8 10:23:13

农村另一大副业是烧窑,分“黄窑”和“黑窑”两种。黄窑烧碗盏盆罐,主要在城北的松化坝、瓦窑村。黑窑烧砖瓦、栗炭,比黄窑多一些,最有名的是城南的南窑村、城东的波罗村、尚义村、中和村、瀛洲村,城北的莲花村、范竹村,城西的夏窑村、晖湾村等,堪称“黑窑专业村”。抗日战争以后,昆明人口大增,建筑业兴旺,黑窑又增加不少。

走村铁匠:“张打铁,李打铁”

海菜杆怎么腌制,白杆菜切碎腌制方法(9)

早年村头、街子常见走村串寨的铁匠,他们支起火炉、风箱、铁砧,凭着几杆铁锤,几把夹剪,就地生火打铁,打制镰刀、锄头等农具,还打制菜刀、炒勺、饭铲等生活用具。能*铁匠,还能打制车轮轴头、轮箍和建筑构件等。打起铁来,风风火火,叮叮当当,引来不少娃娃围观,还走进了娃娃们的儿歌:

小铁匠,你家咋个过日子?

打点儿吃点儿,打点儿吃点儿。

还有一首流传更广: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学打铁。

打铁打了三斤半,大爹大妈都来看。

打把锁,锁门上,打副链子拴老狼。

乡街子:“又不是赶小板桥,急些哪样!”

昆明人把集市叫“街子”,四乡的街子又叫“乡街子”。赶集叫“赶街”。街子多设在一些大的村镇上,有的街子就在野地里,早上赶街还有露水,时过中午,露水一干,街子就散了,叫作“露水街”。赶街的那天叫“街天”,都有一定的日子,多半按十二生肖来排,于是就有了马街、鸡街之类。民国初期,昆明近郊的大板桥、小板桥、普吉、官渡、碧鸡关、马街、小街子、九门里都形成规模不小的街子。街天时,附近乡村、城里甚至远近百里的人都会来赶街,交易兴隆,十分热闹。赶街多要赶早,因之有人做事性急,旁边的人会说:“又不是赶小板桥,急些哪样!”

海菜杆怎么腌制,白杆菜切碎腌制方法(10)

到抗日战争初期,昆明已经形成了不少较大的街子。官渡、矣六、小街子是每天赶街;九门里,寅峰街、小山头、六甲、官庄每天赶早街;大板桥隔日赶街;西华街逢二、八赶街;晖湾逢一、五赶街;乡贤街逢四、九赶街。六天一赶的街子最多,有小板桥、鸡街、龙潭街、龙头街、马街、兴街、乐亩街、下冲街、高峣街、海潮庵街、团山乡、普吉街等。其中最热闹的,是官渡、小板桥、大板桥、马街、鸡街、龙潭街、龙头街、普吉等街子。

在这些乡街子上交易的商品不少,以粮食、蔬菜、油、盐、柴、炭、布匹、牲畜、家具为最多,其次是特产土物和建筑材料。“至于奢侈品、化妆品都很少,农村俭朴成风,尚能维持不坠,这是值得称述的”(民国《昆明县乡土教材》)。

昆明的乡街子不但促进了农产品交易,方便了农民的生活,还带旺了农村的运输业。据《昆明县地志资料》记载,民国初年,昆明“惯用牛马驴骡运百货于外县。东乡惯用牛车、马、骡运柴炭、粮食于(昆明)县城及各街集;北乡惯用马、骡运砖瓦于(昆明)县城及各街集;西乡惯用马、骡运柴炭、粮食于(昆明)县城及各街集,至富民运盐至(昆明)县城;中南乡惯用马匹运粮食至(昆明)县城及各街集”。

民国初期农村车辆多用“木头轱辘”,走起来又颠簸又慢,吱吱呀呀乱响,雨天陷进烂泥就动弹不得。到抗战时期,昆明人多用汽车废旧轮胎翻制大车胶轮,乡间才用起了“橡胶轱辘”的马车、牛车和板车。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朱净宇

文图资料:《老昆明旧话旧照·那些行当》

美编:姜维钢

责编:苏昊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建军

戳图片关注更多内容

↓↓↓

海菜杆怎么腌制,白杆菜切碎腌制方法(11)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