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沈员三次谢幕,胡沈员身体条件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6 04:19:54

成都演出现场

舞剧《流浪》里有许多分别与分离的场面,舞者左右倾斜的肢体韵律,造成一种“漂泊感”。整部剧1个小时左右,由一段故事,二个选择,三个依靠组成。离开家,失去物质,心的保护的那瞬间便是流浪的开始。两者之间的选择,或人,或物,或另一个自己。当两者突然失联所产生的不安带来的被抛弃或失去的那一刻,是流浪的过程;这些生活中的琐碎,串起了一个又一个欲言又止的故事,止于无奈,止于一句不知从何说起的话变成叹息时,那便是流浪的结束。

胡沈员三次谢幕,胡沈员身体条件(5)

其实,从2017年至今,《流浪》在内地多个城市演出,经历了较大改动。“2017年的版本更偏向肢体的研究和对身体的探索,而如今的《流浪》更能让人联想起不少画面,我们演员也需要更新的是心态,在重复演出中根据不同舞台量体裁衣,重新诠释,让每场演出有独特的处理方式,并兼具时效。”胡沈员把流浪的核心定义为:“心倚靠的每一刻。”他直言这部舞剧的灵感来自于自己多年来在北京等地学习舞蹈的求学经历,但成为艺术作品后,更偏向于社会都会面对的共同境遇。“在我们的心寻找依托的过程中,在我们很困难的时候,需要别人帮助,在我们寻找梦想和前方时,总需要那么一点光,这个寻找过程就是流浪。”

风暴之后,现代舞市场不能“乐观叫好”

胡沈员因为《舞蹈风暴》被更多人熟知。他直言自己参加活动最初目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够走进剧院,能够被更多人看见。只有被看见了,这样的作品才能被更多人支持或者接受。

胡沈员三次谢幕,胡沈员身体条件(6)

或许放在几年前或者现在,对于不少观众来说看完一场现代舞下来,仍然会说“看不懂”,认为这样的艺术形式离自己稍远。但这些年,胡沈员也明显的感觉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了解现代舞甚至是走进剧场去观看。

热潮之后他也有冷静地反思。“但我们还不能特别乐观地说,现代舞的市场就真的好起来了。”胡沈员觉得,通过节目让走进剧场的人数量变多,这或许是一种效应,但这个效应结束以后,还需要沉浸一段时间的考量,再看这个市场是否真的好起来。这不仅仅是看胡沈员单个演员,还要看行业里的其他作品,看整个市场,这个过程不是某个人单方面去努力,还需要剧院、剧场等各方面的配合,大家为此付出。“慢慢地这个势头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胡沈员坦言,节目之后收获了来自公众的不少感动,邀约他的各种合作就多了起来。但当更多的选择袭来时,他更收获了去选择判断后留下的“初心”——“我希望接下来还是能够坚持做剧场,这是我擅长并且热爱的。”

胡沈员三次谢幕,胡沈员身体条件(7)

对舞台、剧院的喜爱,对胡沈员来说就像是谈恋爱的过程。“你认定了这个人,就会一如即让地去喜欢,不会去考虑其他人。”这个过程或许我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或者去赚更多的钱,但我想要的就是在剧场出作品,你就能感受到这些诱惑面前的坚持初心有多么强烈。

四川性格中的“刚与柔”

新作品酝酿3年已进“变现阶段”

胡沈员三次谢幕,胡沈员身体条件(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