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成立背景及发展历程,海底捞的经营发展现状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20 17:21:54

马斯洛五层需求模型里划分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对于人而言,需要可能变化,但这五层需求千年不变。其中,尊重需求只有人进入小康阶段后才会产生。海底捞的好服务打中了当年的细分市场,也就是处于小康阶段的人群。

海底捞成立背景及发展历程,海底捞的经营发展现状(9)

所以,第一阶段海底捞的战略支点就是被尊重。

至此,我们完成了海底捞在创业初始阶段,也就是四川简阳期的战略杠杆分析,可以表达为下图。

海底捞成立背景及发展历程,海底捞的经营发展现状(10)

曾有人对这张图提过疑问——在创业初始阶段到底应该从创新红利切入,还是从核心能力切入?

核心能力的杠杆,讲的是企业内部的能力;创新红利的杠杆,讲的是外部的趋势、风口、机会。

海底捞是从外部切入的。张勇最开始没有能力,只是首先看到了大家要吃饭,后来又发现大家需要好的服务,他的能力是后来修炼出来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内部能力出发,也有可能成功。张勇开始踏踏实实做餐饮,是因为看到隔壁邻居詹婆婆靠着祖传的熏鹅手艺在1990年成了万元户。1990年的万元户是什么概念?我是1993年大学毕业的,那时一个月工资25块钱。一万元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詹婆婆在那时绝对可以称得上成功人士。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也没听说过詹婆婆把熏鹅做成了全国连锁。这告诉我们,不管你在创业早期从内部切入还是从外部切入,更重要的在于切入之后,你能否持续地把杠杆和飞轮搞上去。

我有一个自己的体会,从核心能力内部切入的人是不太愿意冒险的人,从创新红利外部切入的人是敢于冒险的人。

从外部切入面临的风险大,比如你觉得区块链是个好机会,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急着冲进去,很可能被割韭菜;但如果你要想得完全明白才行动,那你可能不太适合创业,也许跟着胆大的人去当二把手对你来说更好。什么都要看明白,看明白还有机会吗?

海底捞成立背景及发展历程,海底捞的经营发展现状(11)

连锁扩张期

人力资源体系和劳动力红利

1999年,一位来自西安的顾客被海底捞的服务给感动了,提议与张勇合伙到西安开店。于是,在对团队和服务进行极致打磨了五年之后,海底捞第一次走出简阳,来到西安。

海底捞成立背景及发展历程,海底捞的经营发展现状(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