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贞贤惠善良,她多次告诉儿子一定要好好学习。新中国成立之初,刘清贞把在北京的很多房子、字画等物品全部捐给了国家。随着年龄增长,孙天义逐渐了解父亲所经历的事情,他对此颇为苦恼,母亲则告知他:“你父亲是你父亲,你是你,不要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孙天义也很争气,早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从大学毕业后,原本有更好选择的孙天义选择加入西安外国语大学任教,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大学老师。在大学教书期间,孙天义先后有《罗斯福传》、《张伯伦传》、《戴高乐传》等翻译作品出版发行。
孙天义在英语语言文学上造诣深厚,他曾作为校方代表访问美国、日本等国家,讲授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等课程,极力向外国人介绍、宣传中国。孙天义在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期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还为学校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
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让他跟保护文物有了不解之缘。1992年,为了响应国家整修黄帝陵的号召,陕西省政府决定成立皇帝陵基金会,组织上任命孙天义担任副会长,两年后接任了会长。
这是组织上的信任,而孙天义早在1959年就有整修黄帝陵的想法,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1959年,我第一次陪伴客人来这里,在漫无边际的黄土高原中突然看到郁郁葱葱的黄帝陵墓,心灵感到非常震撼—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可是走近一看,却觉得地方太狭小、简陋了,和我们泱泱大国的地位和气度太不相称了。”
孙天义深感责任重大,他多次开会研究制定了严格的资金管理办法,所有资金只能用于黄帝陵的保护和整修以及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反观孙天义本人,没有领一分钱工资,他还特别热衷保护文物,多次参与号召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活动中,成为了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
在外人看来,孙天义作为黄帝陵基金会会长,他在不同场合募集资金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可孙天义每次出差或者出国募集资金时,所有的花费都是他自掏腰包,没有用过基金会一分钱。
2001年黄帝陵一期整修工程圆满竣工。在竣工大会上,孙天义非常激动,他说:“每当看到有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在黄帝陵墓前燃一炷香、添一抔土,大家同气连枝、同根同族,我就觉得非常欣慰,就觉得自己正在从事的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
孙天义不仅事业有成,他的家庭也颇为幸福。孙天义有三个孩子,皆学有所成,如今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贡献。中国有句话,子承父业。孙殿英是历史罪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他儿子却走出了截然相反的一条路。
有人说,孙天义是为父亲赎罪的,笔者不认可这样的说法。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孙天义也是如此。早在1991年,孙天义就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如今孙天义年过九旬,正在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