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文稿
(本文参考了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 背后的历史风云》,作者:赵运涛)
这篇文章非常有深度,我们不妨从标题入手,先给大家做点铺垫讲解。看完这个标题,我有两个发现:
1.烛之武对应着古人的一种起名方式。
2.左丘明是写故事的高手,吸引力很强。
如果你第一次看见烛之武这个名字,会不会认为,这就是一个姓烛名之武的人?
真相是,这是一个:烛地,叫武的人。这种命名方式有趣的地方是,如果他生在北京,那没准就得叫京之武。下文还出现了一个人,叫佚之狐,一样的起名规律,佚地一个叫狐的人,而不是姓佚,叫之狐。
第二个发现,为啥说,看见题目就感觉,这个故事很有吸引力呢?
我翻译一下,烛之武退秦师,初读可能会认为是,烛之武一个人打退了一支部队。问题在「打退」这个翻译的说法不准确。
除非是在科幻或者武侠世界,烛之武会降龙十八掌或者能放超级大招,但事实是,烛之武是位老同志,“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那到这,我们会自然而然的问一问,既然武力不行,那烛之武是怎么让秦军,这个虎狼之师退兵的呢?
也就只能是外交途径,智退了,你看,悬念来了,这时候你有没想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操作的呢?是不是像蔺相如那样,五步之内,用生命恐吓秦王以至于成功的?
看见了吗,只要产生问题,我们就被左丘明牵着走了。
这个故事中除了烛之武,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晋侯和秦伯,即晋文公和秦穆公。与烛之武相比,他们才是退兵的决策者,也是引导事件走向的关键人物。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短小精悍的故事中其实隐藏了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比如,秦晋为何会联合攻打郑国?烛之武游说秦伯之后,为什么晋国那么快也退兵了?要了解这些,我们需要深入典籍文本,才能理解“烛之武退秦师”背后的风云变幻。
要想知道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原因,需要先了解一下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的经历。晋文公重耳在做国君前,曾因为晋国发生内乱而流亡国外19年,去了很多国家。他每到一个国家,基本都受到隆重的接待,如到了齐国,齐桓公赠以车马、女子;到了宋国,也被宋襄公以“国礼”相待。在重耳到宋国之前,宋国与楚国之间打了一仗,这场战争被称为“泓之战”。在“泓之战”中,宋军因兵力少而处于相对的劣势。但是,宋军如果能凭借占有泓水之险这一地势之利,占据先机,采用“半渡而击”的战略,就可能打败敌人。所谓“半渡而击”,是一种灵活巧妙的战法,指的是当楚军过河来一小部分人,另一部分人还在河中间以及河对岸的时候,宋军就马上进攻。但宋襄公却坚持所谓的“武德”,认为在人家过河过一半的时候进攻,不道德,所以不允许手下的军队这样做。等楚军都过了河,正在整理队列,手下人建议可以趁着楚军现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时机偷袭他们。但宋襄公仍坚持所谓的道义,为了公平,不能趁对方没准备好而进攻。等楚军整备完毕,两军交战,在战争的过程中,宋襄公还在坚持“武德”,要求手下人不要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要伤害对方的老人,“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但楚国不管这套礼法,无论老幼都是军队进攻的对象,志在彻底打败宋国。最终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受了重伤。正当这时,重耳来到宋国,他仍以最高规格的国家礼仪接待了重耳,并赠送了他80匹马。这对过着流亡生活、朝不保夕、漂泊不定的重耳来说,是极大的尊重与慰藉。重耳离开宋国后不久,宋襄公就因伤去世了。数年后,晋楚城濮之战,重耳退避三舍,仍打败了楚成王,也算是为当年自己流亡路上的这位恩人宋襄公报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