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耳流亡的路上,有的人对他很好,有的时候他也会遭遇白眼,如到了卫国,卫国的君主不理睬他;到了曹国,曹国的君主听说重耳有两根肋骨是连在一起的,甚至还偷看他洗澡;到了郑国,郑国当时的国君是郑文公,郑文公觉得重耳流亡在外十多年,且已年过六十,以后必然不会有什么作为了,所以对重耳爱答不理,甚是轻慢。后来重耳当了晋国君主,郑文公自知当年得罪了他,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晋楚发生矛盾时,郑国就投靠了楚国。不想在与晋国的战争中,楚国大败,在此之际,晋文公就以“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一理由,联合秦国一起来攻打郑国了。比起《左传》,《史记·晋世家》中说得更明白:“以其 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3] 秦晋联合起来攻打郑国,是因为郑 国在晋文公重耳流亡到郑国之时对他无礼,并且城濮之战时郑国帮助了楚国。弱 小的郑国无力抵抗两个大国的联合进攻,于是就有了郑文公的大臣推荐烛之武去 游说秦师这件事。
秦国和晋国组成联军攻打郑国,如果秦军退兵,晋国也很有可能退兵。而郑国与秦国之间没有矛盾,所以劝说秦国退兵相对容易。而秦穆公之所以能跟晋文公组成联军,也与重耳流亡时的经历有关。首先,秦国和晋国的政治联姻延续多代,形成了“秦晋之好”的局面。秦穆公的夫人是晋文公的姐姐,重耳流亡到秦国的时候,秦穆公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他,后来又亲自派一支军队护送重耳回国,帮助重耳复国。可以说,秦穆公是重耳流亡路上的大恩人。
但经过烛之武的游说,比如指责晋国的强大会威胁秦国,晋国不讲信用、野心勃勃等等,秦晋联盟在利益面前就瓦解了,秦与郑反而成了联盟,郑成为了秦的“东道主”,秦师退兵,并且还留下杞子、逢孙、杨孙三名将领帮助郑国守城, 抵御晋国。“烛之武退秦师”中描述说这时候,晋文公也打算退军了,其理由是“不 仁”、“不知”、“不武”,总的来说就是不愿意失去秦国这个盟友,不愿跟秦国闹翻, 于是“亦去之”。从“烛之武退秦师”这段文字来看,晋国退军好像考虑的主要因素都是与秦国的利益关系,害怕与秦国发生矛盾,并没有提退兵给晋国带来的好处。 然而我们要知道,这场战争的主角实际是晋国与郑国。一场战争,发动起来有理由,结束也必然达成了相应的目的。在历史中,这场战争并不是晋文公说了这样几句冠冕堂皇的话,晋国草草收兵就结束了的。
《国语》中记载说,当年重耳流亡到了郑国,郑国君主对他无礼,郑国的大臣叔詹劝谏他不要这样对待重耳,结果郑文公不听,叔詹又说,既然对其无礼,防止他将来得势报复我们,最好现在将他*掉,“若不礼焉,则请*之”。正因为此,晋文公极为愤恨叔詹,所以《国语·晋语四》记载晋文公提出的退兵的条件,是将叔詹交给晋国,“予我詹而师还”。最后叔詹去见了晋文公,晋文公想用大鼎煮了他,叔詹说自己当年出主意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这次来见晋文公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牺牲。如果晋文公*了这样一个忠诚的人,后人就都知道忠的下场了。晋文公被说动,于是释放了叔詹。根据这里的记载,“予我詹而师还”显然是晋国退兵的条件。最后晋文公又放了他,显示了晋文公的大度。晋文公除了被这样一个“忠”的道理说服,想必放掉叔詹实还有另一番考量:叔詹在游说过程中不断表明自己是亲近晋国的,晋文公放掉这样一个亲晋的大臣,让其在郑国主持工作,显然对晋国更有利,这大概就是晋文公不计前嫌的另一重要原因了。果然,叔詹回国后,被郑国人尊为将军。秦军退去后,在郑国留下三名大将作为驻军;而晋军退去,则是扶持了一个亲晋的郑国将军。
“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展现的是晋国主导、发动秦晋联盟,一起攻打郑国。烛之武游说后,秦国与郑结盟,且帮郑守城。之后的故事,就出现了历史的“反转”,不多久,郑国君主一换,郑国重新投靠了晋国,就变成了晋郑联盟,于是又出现秦国想联合当年守城的将领偷袭郑国,晋国反过来帮助郑国的局面。当年秦国派了一支军队帮助重耳复国,秦晋结盟,两个国家还一起联合行动攻打郑国。结果晋文公一死,晋国就将秦国的一支军队全部消灭了。在春秋时期,一个诸侯国的政策往往系于一代君主身上,改朝换代之后,往往这个国家的政策导向也会发生变化。正如老话说的,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明代有本小说叫《东周列国志》,作者冯梦龙广采《左传》《国语》《史记》以及秦汉典籍二十多种撰成此书。虽然这本书在细节上有敷衍和润色的地方,但大要基本与事实相符。《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三回的“老烛武缒城说秦”部分,以及第四十四回《叔詹据鼎抗晋侯,弦高假命犒秦军》就是对“烛之武退秦师”的演绎,其中就提出了烛之武退秦师之后,是如何又使晋师退兵的。“郑伯谓烛武曰:‘秦兵之退,子之力也。晋兵未退,如之奈何?’烛武对曰:‘闻公子兰有宠于晋侯,若使人迎公子兰归国,以请成于晋,晋必从矣。’……郑伯立公子兰为世子,晋师方退。自是秦、晋有隙。”
严鼎中学语文荣誉出品
文稿 | 严鼎
音频 | 严鼎
音乐总监 | 曾力佳
排版 | 张金香
统筹 | 孟滕玲 张金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