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熟后加工成干品叫做“淡菜”,没错就是广东人早餐里那个淡菜。
需要明确的是,海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吃普通的海虹并不会导致中毒。
引起中毒的并不是海虹本身,而是海虹吃了含有毒素的藻类,毒素在海虹体内蓄积引起的中毒。
每年到了四五月份,随着气温升高,海面上形成赤潮(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藻类由于赤潮等原因产生了毒素,而海虹生长需要吃的食物主要就是藻类。
这些毒素对海虹并无伤害,但当人们进食了吃了有毒藻类的海虹,就会发生中毒。
海虹中的毒性有多大?海虹中的这种毒素称之为麻痹性贝毒,这种毒素是一种与河豚毒素的毒力与毒性近似的神经毒,无色无味,且极耐高温。
普通的烹饪方式几乎无法将其降解,即使是烹煮后的海虹,其体内依旧存有此类毒素。
人体一旦食用,其中含有的贝毒毒素则会迅速释放进入人体,引发中毒。
而中毒后,可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更可怕的是,这种毒素尚无特效的解毒方法。
通过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发展规律可以发现,贻贝动物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含量在每年4、5月份将达到最高,因此这段时间海虹中毒事件发生更加频繁。
如何预防麻痹性贝类中毒?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虹之外,牡蛎、扇贝等贝类水产中也同样可能含有超标的贝毒毒素,存在中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