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最佳采摘时间,北方佛手瓜的最佳采收时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5 12:37:07

2.定植

佛手瓜多选零星隙地或庭院搭棚栽培。无论直播或育苗移栽,都采用大穴栽植,在园田成片生产时,穴距为5~7米,每667平方米可栽15~20株;瘠薄地,行株距为4米X3米,每667平方米栽50株;如在大棚中栽植,每667平方米栽10~12株。栽植穴的深度和直径各1米,每穴用有机肥150~200千克,加适量磷.钾肥,与细土充分拌匀后施人,略镇压,上面覆盖10厘米厚的肥沃园土,使穴内上面略低于地面,以便灌水和培土。每穴栽植一个种瓜,直播时,其深度以不露瓜为适宜;育苗移栽时,将种苗去掉营养袋定植到穴内。穴周插竹竿并覆盖薄膜,以提高地温和保持湿度,促进缓苗。

用种瓜播种时,因瓜内含水量较高,只要土壤不干,播后不需浇水。因佛手瓜对人粪尿比较敏感,在基肥中或整个生长期中都不要施用人粪尿,防止引起烂根,造成植株枯死。

佛手瓜最佳采摘时间,北方佛手瓜的最佳采收时间(5)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佛手瓜生长期间,由于多次追肥灌水,其栽植穴周围的土壤很容易发生板结,也易滋生杂草,应进行多次中耕松土,并除掉杂草,以利于植株生长。

(2)搭架和植株调整:佛手瓜抽蔓后应及时搭立棚架。

一般露地栽培棚架的高度为1.8~2米,每隔5米设-一排支柱,然后拉上横枝,捆紧即可,棚架要坚固,以防倒塌。如在塑

在大棚内栽培,当5月下旬气温升高后,应及时将棚膜撤掉,以防高温影响生长。棚内设立柱将茎蔓引出棚外,及时调整植株,使主蔓、侧蔓分别向各个方向生长,均匀地分布在棚面上。

佛手瓜在生长过程中可整枝或不整枝。北方栽培因受到生育期的限制多进行整枝,使营养集中。整枝的方法是,在主蔓长到30~ 40厘米时摘心、留2条子蔓,子蔓长150厘米时摘心,在较温暖地区还可促生孙蔓,子蔓和孙蔓数量大,过度拥挤时,要适当剪去一部分;在较寒冷地区每株留3~4条蔓即可,多余的均应剪除。摘除的茎蔓可食用。

佛手瓜最佳采摘时间,北方佛手瓜的最佳采收时间(6)

(3)肥水管理:佛手瓜生长期长,植株繁茂,特别是在多年生栽培条件下,结果最多,需肥量也大,在生长期中要进行多次追肥。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因气温较高,栽植较早,一般于5月中下旬开始第1次追肥,在距根33厘米,每株环状沟施优质农肥10千克,油饼1千克,磷酸二铵0.2千克,随即用土填平;6月中旬,进行第2次追肥,距根66厘米,环状沟施农肥3~4千克,尿素0.2千克,过磷酸钙0.75千克;7月中旬,进行第3次追肥,距根1米,环状沟施农肥5千克,尿素0.3千克。在露地栽培条件下,8月份以后可不再追施速效氮肥,以免植株贪青迟熟,遭受冻害。在北方,因气温较低,定植较晚,可在6月上中旬,株高达1~1.5米时,进行第1次追肥,每株施氮、磷、钾复合肥0.2~0.3千克;第2次追肥在7月上中旬,每株施尿素0.3~0.4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第3次追肥在8月上旬,每株施尿素、复合肥各0.25千克;北方在作1年生栽培时,植株不在露地越冬,初霜前仍处在开花结实阶段,为提高产量,追肥偏晚些,不必考虑贪青迟熟和受

佛手瓜最佳采摘时间,北方佛手瓜的最佳采收时间(7)

冻害问题。佛手瓜的追肥数量以满足植株生长和结果需要为原则,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追肥。

佛手瓜对人粪尿比较敏感,在基肥中以及整个生长期间的追肥都不要施用人粪尿,防止烂根致死。

佛手瓜对水分的需求,是以保持土壤处于稳定的湿润状态为适宜,根系怕渍水。

由于种瓜含水量较高,只要土壤不干旱,播种后无须浇水。一般在苗期和生长初期不必浇水,干旱时只少量浇水,以免影响根系发育。进入6月份,由于气温升高,植株生长加快,地面蒸发和叶面蒸腾量都很大,必须保证水分供应。每次追肥后都应灌水,干旱时还应每天浇水。但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多,防止积水。

佛手瓜最佳采摘时间,北方佛手瓜的最佳采收时间(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