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7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被提出,它揭示了万物之间都存在引力,可以用明确的数学公式表达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距离的关系,至此人们终于知道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引力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影响机制。
这条定律甚至也成了后来人类探索太空的理论基础,但为何如此强大的一条定律,科学家们却花了111年的时间,直到1798年才能用它来完成测量地球质量的任务呢?咱们得从早些时候说起。
为什么苹果会落地而不是“掉”到天上去?地球自转速度这么快(赤道附近线速度可达每秒460米左右),为什么人不会被甩到太空去?为什么地球要绕着太阳转呢?
这些问题在17世纪之前,人类还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直到17世纪处,约翰尼斯·开普勒在其老师第谷·布拉赫的基础上,经过艰辛的整理、思考、试验、计算,最终提出了开普勒三定律。
约翰尼斯·开普勒
而这三定律揭示了太阳系内行星的运行规律:
①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绕着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且太阳的位置位于椭圆两焦点其一
②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连线,在相等时间段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③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其公转周期的平方比值相等
开普勒在提出这三大定律后,还对为什么行星会如此运动产生了疑惑,他提出了一种太阳磁力流假说,认为太阳系内的所有行星都受到太阳的磁力控制,但后来我们知道,开普勒的这个假说是错误的。不过对天体运动感到好奇的,并不止开普勒一位,还有当时著名的科学家笛卡尔,他认为宇宙空间充满了不可见的流体物质,而各部分的流体运动会产生旋涡,旋涡正好导致了行星的环绕运动,当然了,这样的解释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行星运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