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营长结局,乌鱼头赵营长结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3 22:20:05

也正因此,在后来的军旅生涯中,陈锡联一直没有放弃过自我学习。

为了掌握更多的字,从而能够阅读书籍和报纸。

陈锡联经常在战斗的间隙,虚心请教领导和战友。

他身上总是带着一本笔记本,随时随地记下学习心得,以及作战经验。

到1939年,陈锡联已经可以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了。

4年后,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的陈锡联,被叫回延安。

赵营长结局,乌鱼头赵营长结局(21)

在那里,他第一次上了学。

原来是组织派他进入中央党校学习。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陈锡联激动得差点流泪。

自然,他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从不懈怠。

上学期间,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是积极主动地向老师请教。

有时候老师忙,他就会询问周围懂这些问题的同学。

见到当时党龄已有13年之长的司令员向自己虚心请教问题,不少人是既受宠若惊,又佩服不已。

赵营长结局,乌鱼头赵营长结局(22)

而在阅读*的著作时,陈锡联还会直接向*请教不好理解的地方。

见到其不仅仗打得好,还如此上进好学,*由衷感到高兴。

因此,对于陈锡联提出的问题,即使他再忙,也会抽出时间耐心解答。

正是这种勤奋好学的品质,才让陈锡联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兵,成长为最后的国务院副总理。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相继主持了军委炮兵部、沈阳军区等单位的工作。

1976年,*临终前甚至还曾授意陈锡联指挥军队。

在后来摧毁”反革命集团“的过程中,陈锡联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赵营长结局,乌鱼头赵营长结局(23)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主动辞去了一切职务,回家颐养天年。

不过说是养老,但为国家奔波了一辈子老人家怎么会轻易闲下来!

他几乎每天都会看报看新闻,时刻关注国家大事。

有时看得来劲,他还会跟家人、老友探讨对一些新政策和国事军事的看法见解。

这也是为什么,在1999年看到美军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后,已经85岁高龄的陈锡联还打算主动请缨,为国出征!

当时得知这个新闻后,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一边愤怒地说着,这是美帝国主义的阴谋!

一边又突然想到三名牺牲的记者,难过得流泪。

赵营长结局,乌鱼头赵营长结局(24)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