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战略:先取荆州,再取益州。(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江陵地处江汉平原中心,经由长江可以连通东西,北据襄阳,南控湖湘,东连武昌,西通夷陵,既可以作为抵御曹操的战略重镇,也可以作为沿江西取益州的军事基地。
顾祖禹在论湖北形势时曾说:“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亦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
这三大重心中,荆州指的就是古代的江陵。
但是,江陵却在孙权手中。赤壁之战后,孙吴对南郡的曹军发动了长达一年的进攻。
江陵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周瑜先后攻打几次都无功而返,甚至在与镇守江陵的曹仁交战时被飞箭射中,身负重伤。为了鼓舞士气,他甚至带伤巡视军营,坚持在江北扎营,与曹军对峙。
直到曹军损失惨重,孤立无援,周瑜才成功攻下江陵。
人家费了好大的劲才拿下的军事重镇,刘备却说要就要,这便有了“借荆州”这桩公案。
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亲自赴京口面见孙权,“求都督荆州”。
对于这次大胆的冒险行动,诸葛亮是反对的,他担心东吴会乘机扣押刘备,以吞并刘备占有的荆州四郡,便力谏刘备取消这次行程。
但半生戎马的刘备颇有勇气,不顾性命之危而坚持前往。他向孙权提出的理由是,刘表的旧部大多前来投靠,现在的根据地实在太小,不足以安民,请求向孙权借点儿地盘。
实际上,刘备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江陵。
孙权内心很矛盾,在赤壁之战前夕共同主战的周瑜和鲁肃也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鲁肃力主借“荆州”给刘备,共同对抗曹操。
鲁肃的理由也很充分,一是孙吴军队初到荆州,未得民心,立足未稳,不如借刘备的力量安抚他们,二是刘备占据江陵,就是给曹操多树一个敌人,让孙吴多一个屏障。
周瑜则坚决反对将江陵借给刘备,并劝孙权将刘备扣留,以美女、玩物削弱其心志。
为了坚定孙权的信念,周瑜提出了从江陵出兵巴蜀的战略。但是,在出兵巴蜀的路上,周瑜骤然病逝,接任其职务的鲁肃再次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共拒曹操。
▲孙权。(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孙权自知此时和刘备为敌只会两败俱伤,于是将周瑜经过一年苦战夺取的江陵交给刘备。刘备由此掌握了入川的门户,开始进军益州,实施“跨有荆益”的战略。
作为交换条件,刘备退出江夏,还从长沙郡分出汉昌郡,由鲁肃任太守。孙权在荆州所占的地盘和江东由此连成一片,而江陵作为荆州抗曹的主战场,也为孙吴起到战略缓冲的作用。这是孙权从“借荆州”得到的好处。
6实际上,孙吴与荆州的联系比蜀汉更密切。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跨有荆益”战略的一大缺陷,就在于从地理形势看,相互毗连的荆州与益州彼此联系条件极差,两地相隔有千里之遥,且有山川险阻。
益州高山环绕,更有南北走向的巫山山脉阻挡,在当时的条件下陆路难行,荆益两州交往主要只能依靠长江水道交通,尤其是靠三峡相连。
然而三峡江面狭窄,水流湍急,从荆州的夷陵到益州的江州,两岸都是重岩叠嶂的大峡谷,“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只有水流平缓的季节才适合行船,还要小心崖壁崩塌。
▲长江三峡。(摄图网授权)
与之相反,荆州与孙吴的根据地扬州地理关系密切,同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几乎没有天然屏障阻隔,水路交通便捷。《隋书·地理志》中也有荆州“风俗物产,颇同扬州”的说法,由此可见两地关系相近。
早在孙策起兵时,就曾向江都名士张纮请教如何在江东立足的策略。
张纮当时已向孙策提出“投丹阳,收兵吴会,荆、扬可一”的战略。意思是说,占据长江下游的江东,就可以江东为根基进占长江中游的荆州,由此据长江,扫灭群雄,成就霸业。
后来,鲁肃进一步向继承父兄基业的孙权分析形势。
鲁肃为孙权提出的战略是:第一步,夺取荆州,消灭江夏的黄祖和襄阳的刘表;第二步,向长江上游进军,夺取益州,这一点与诸葛亮“跨有荆益”的想法一致;第三步,与北方的曹操划江而治,争夺天下,成就如汉高祖一样的帝业。
在孙吴的建国方针中,荆州早就在计划之内。
位于江东上游的荆州,就像孙吴的门户,而掌握这一门户的钥匙一旦掌握在两个对手手中,西面受制于蜀汉,北面受制于曹魏,就关系到孙吴的存亡。
因此,“借荆州”成了孙刘联盟给自己埋下的定时炸弹,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这一矛盾终于集中爆发。
7建安二十四年七月,留守荆州的关羽利用曹、孙在淮南交战,曹魏兵马东调之机,留下少量兵马守江陵、公安,率领其余军队大举北伐,围攻曹魏所占据的襄阳、樊城。
襄阳因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是南北交通的要冲。鄂西北多为低山丘陵,襄阳城面向汉水,背依岘山,周围山川环绕,易守难攻,民间素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一说。
除此之外,襄阳利于农业屯垦,当地气候温和湿润,是湖北全省日照最充足的地区之一,可为前线提供充足的粮饷。
清初学者顾祖禹曾说:“襄阳府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三国以来,尝为天下重地。”自三国开始,襄阳作为军事重镇,成为无数攻城者的梦魇。
曹操以襄阳作为中原许昌、洛阳的屏障,即便关羽得天时之利,适逢当年八月汉水暴涨,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也没能攻下襄阳。
▲关羽北伐路线。(赵春阳《英雄的棋局:三国军事地理大势》)
不过,曹操还是有些慌,一度打算迁都以避其锋芒。
此时,司马懿劝谏道:
于禁将军为汉水所淹,并非战败,而是天灾,对国家大计没有什么损失。刘备、孙权二人外亲内疏,孙权一定不愿看到关羽得志。可派人劝孙权偷袭关羽后方,答应将打下来的荆州地盘归他所有,襄樊之围自然就化解了。
曹操采纳司马懿的建议,与孙权暗中联合,荆州局势风云突变。
在袭取荆州前,孙权仍为是否与刘备撕破脸感到困惑。他问吕蒙,应该向北取徐州,还是向西取荆州。
吕蒙说,徐州并无重兵驻守,取之不难,然其地为“骁骑所骋”,并不易守,还是袭取荆州,占据整个长江流域更有利。
之后,吕蒙诈病,推荐当时还籍籍无名的陆逊代自己镇守上游,以此让关羽放松警惕。
陆逊一上任,就给关羽写了一封信,吹嘘关羽北伐的战绩,自称自己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即便是当年晋文公城濮之战、韩信破赵之战也不如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壮举。
关羽看完信,更不把江东放在心上,将江陵的部队逐渐调往前线,而此时,吕蒙已经到达柴桑,准备白衣渡江。
吕蒙亲自挑选一支精兵,扮作商人模样,昼夜兼程,偷袭江陵。
等到关羽得知江陵失守时,为时已晚。当年十二月,关羽退守麦城,最终为吴军所擒*。
从此以后,原来为三家所分割的荆州,就此被曹、孙两家所占,直到三国重归一统。
失去荆州,对刘备集团而言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损失,这几乎宣告诸葛亮的隆中对彻底*。
跨有荆益,待天下有变,荆州之军向宛洛,益州之众出秦川的计划,从此只存在于隆中草堂的远大理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