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是哪一首诗,诗史是指哪位诗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3 08:05:33

大家有没有想过,杰出的诗人,比如李白、苏轼,会被称为是仙才,但为什么只有杜甫被称为伟大,并且,被后世尊称为圣。经常在网上看到好多人不理解杜甫,会嘲笑杜甫总是苦兮兮的,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我觉得挺难受的,因为你们知道,一个人要背负伟大和诗圣这样的评价,背后要承载些什么?

诗史是哪一首诗,诗史是指哪位诗人(1)

杜甫原本出身名门官宦世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时期的大诗人,母亲则出自名门望族清河崔氏,杜甫5岁观公孙大娘舞剑,7岁能文赋诗,14岁在洛阳祁王府上听李龟年演唱,15岁爬树打枣稀松平常,20岁的时候游遍吴越裘马轻狂,这就是杜甫的年少时期。意气风发,昂扬肆意,不恐惧人生疾苦,

杜甫在24岁时游泰山时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见杜甫当时的心气也是非常的傲气。30岁的杜甫回到洛阳,娶了当时的司农少卿之女杨氏为妻。

32岁的时候杜甫遇到被赐金放还的李白,与李白一见如故,于是二人相伴游玩,后来两人又遇到了高适,三人一路游玩,求仙问道,一年之后李白和杜甫有一次在山东相遇,这是他们人生中的最后一次相遇,从此两个人天涯零落,命运殊途。此时,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也逐渐走到末期,奸相李林甫把持朝堂,糊弄着年迈的皇帝,沉溺酒色,朝堂昏暗,自诩才民的杜甫也屡试不中,备受打击。为了养家糊口,杜甫则长安求生,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屈辱生活。

40多岁前,杜甫只能到处甘谒流浪,试图寻得一官半职。可是长安漂泊十年,生活窘迫,前途无望,最终杜甫等来的是小儿子饿死的噩耗。于是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时候杜甫已经没有年少的意气风发,眼里的光也渐渐退去,身上的英气内敛,变的越来越沉稳。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忠心报国。

756年,杜甫44岁时唐军与安禄山开战,牺牲惨烈。于是杜甫又写下了:“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757年,杜甫45岁时安禄山攻入长安,当所有人都在逃难,杜甫却把妻子安顿好之后,又立刻动身去拜见肃宗,不料半路被叛军俘虏,杜甫逃出升天后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59年,杜甫47岁时九节度使围攻安庆绪,唐军全线崩溃,四处抽抓壮丁,杜甫没有视而不见,只知苟全性命,而是沿路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洋洋洒洒写下了:“三吏三别”。

760年,杜甫48岁时寄居于成都浣花溪边,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住在一座草堂之中生活困顿,于是杜甫写下了:“后路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杜甫依然心系天下,这才有了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62年,杜甫50岁时唐军大胜,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杜甫在第二年春天听到这个消息,喜极而泣,于是才有了被后世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既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65年,杜甫53岁时好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又过上了四处漂泊的生活。随后,杜甫收到了夔州都督邀请,暂居于此。

767年,55岁的杜甫写下了被称为七律之冠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68年到770年,杜甫漂泊在。河南、湖北两地孤苦无依,在长沙遇到了同样流落的李龟年,于是写下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有风君。

不久之后,杜甫便病逝于一条小船之上。

总结:其实和狂放不羁的李白,隐世离尘的王维,归隐山林的孟浩然等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比起来。杜甫更像是唐朝历史的兴衰凝聚到了一个人身上。杜甫少时恰逢盛唐,他能开口咏凤凰,他有一览众山小的胸怀。可后来,路有冻死骨;可后来,家书抵万金;可后来,独与老翁别;可后来,所悲骨髓干;再后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最终万里悲秋常作客。

你最喜欢杜甫的哪一首诗,欢迎评论区探讨!您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