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说—第8期)
昆剧,又称昆山腔、昆曲、昆腔。是历史悠久的一个剧种,影响和流传范围极广。元代的时候已经有了昆山腔的称呼,是南戏流传到江苏昆山地区,与当地的语言、民间音乐相结合而产生的,还属于民间小戏。到了明嘉靖年间,江苏音乐家魏良辅参照当时北曲的演唱成就,将昆山腔进行改良。经过改良后的昆山腔细腻柔和,婉转悠扬,被称为“水墨腔”。之后昆山的作家和音乐家梁辰鱼继续改良,然后运用改良后的昆山腔创作了《浣纱记》这出戏,内容是西施与范蠡的故事,引起了轰动。
随着《浣纱记》的流行,昆山腔很快在江浙一带流行起来,文人雅士争相为昆山腔写作编词。到了明万历年间,昆剧已经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并且在戏曲舞台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独尊地位!
在戏剧史上,昆剧可谓是出尽了风头。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大约两百年时间,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之倾倒。明朝后期,昆剧进入宫廷,为皇家专属戏曲,被称为“官腔”。在此期间,昆剧以很短的时间就传遍大半个中国,对中国戏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鼎盛之后必是衰落。由于昆剧唱词与唱腔的南方化,初听还好,但是时间一久,便不再符合北方的口味。于是,随着各地地方戏的兴起,昆曲在北方的渐渐没落。到了康熙年间,昆曲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乾隆年间,随着四大徽班入京,京剧的产生以及后面秦腔的冲击。昆曲终于败退江南,不复当年盛况。
直到民国初年,梅兰芳在北京唱了几出昆曲,昆剧才在北京又有了一定的影响。在梅兰芳的带动下,一部分昆剧演员回到北京继续表演昆剧,他们与北京地方特色相结合,形成了昆曲的另一个流派:北昆。
而在南方,当年昆剧虽然败退江南,但是余威犹在,依然在江浙等地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