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无弓典故,乘虎射箭的典故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5 23:59:38

赵国的首都邯郸,住着一个名叫纪昌的人。此人立志要成为天下第一的神箭手。他要物色一位有资格做自己老师的高手。

思来想去,觉得当今天下,要论射箭之道,恐怕无人能出飞卫之右。据说飞卫能在百步之外射穿飘摆着的柳叶,并且百发百中。于是,纪昌就顾不上路远迢迢,寻访到了飞卫,拜在他的门下。

手中无弓典故,乘虎射箭的典故(1)

然而,飞卫却吩咐这位新入门的弟子说,要学射,就得先学会“不瞬”——也就是不眨巴眼睛。

纪昌谨遵师命,回家后一骨碌就钻到了妻子的织机下面,仰面朝天地躺着。他瞪大眼睛,紧盯着近在眼前的机蹑忙碌地上下移动,极力做到不眨眼睛。

妻子见状大惊,不明所以。

别的先不说,自己被丈夫以如此奇怪的姿势,从如此奇怪的角度看着,就觉得极不自在。

纪昌将不情愿的妻子骂了一通,硬要她继续织布。

就这样,他日复一日地以这种滑稽可笑的方式修炼着“不瞬”之功。两年下来,他就练到了快速往复的牵挺掠过他的眼睫毛也绝不眨眼的地步。

手中无弓典故,乘虎射箭的典故(2)

这时,他才终于从织机下面爬了出来。他已经练就了锋利的锥子刺到眼皮都不眨眼的功夫。哪怕是火星猛地溅入眼帘,哪怕是眼前突然飞灰四起,他都绝不会眨巴一下眼睛。基本上他已经忘了如何使用操纵眼皮开合的肌肉,即便在夜里沉沉睡去之时,也将两眼睁得大大的。

后来,竟有一只小蜘蛛在他的眼睫毛之间结网筑巢。到这时,他终于相信自己已经练成“不瞬”,于是赶紧将此结果告诉老师飞卫。

飞卫听了之后说:光是练成“不瞬”还不足以学射。下一步要学的是“视”——也就是看东西的本领。“等你练成了见微如著,也就是能将很小的东西看得很大的时候,再来告诉我吧。”

纪昌再次回到家里后,从衬衣的针缝里找出了一只虱子,并用自己的头发将其拴了起来。然后,他将其悬挂在朝南的窗户上,整天盯着它看。

手中无弓典故,乘虎射箭的典故(3)

日复一日,他就这么凝视着这个吊在窗框上的虱子。起初,在他的眼里,这只虱子当然还仅仅是一只虱子而已。两三天过后,也仍然是一只虱子。但在十来天之后,或许是心理作用的缘故吧,他觉得这只虱子变大了——虽说只变大了一点点。

三个月之后,这只虱子就明显变大——变得跟蚕宝宝一样大了。与此同时,窗户外面的风景也在逐渐变化着:和煦的春光不知不觉间变成了炎炎夏日;成行的大雁刚刚掠过高爽晴朗的秋空,紧接着严冬的灰色天空里就下起雨夹雪。

纪昌坚忍不拔,雷打不动,继续凝视着吊在头发梢上的这只有吻类催痒性小节肢动物。当然,那虱子已不是最初那只了,而是不断地更换着,三年岁月就在更换几十只虱子的过程中,如流水般逝去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吊在窗框上的虱子已经有一匹马那么大。

“成了!”

纪昌拍了一下膝盖,走到门外。眼前的景物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马,大如山;猪,壮如丘;鸡,雄伟如城楼!

纪昌按捺住内心的欣喜雀跃,跑回家重新面对吊在窗框上的虱子,“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用强弓利箭来射虱子,一箭射穿了虱子的心脏,而系虱子的那根头发丝居然没断!

纪昌赶紧跑到老师那里去汇报成绩。老师飞卫“高蹈拊膺”——高兴得跳起身来,拍着胸脯,说:“好!”

随即他便毫无保留地将射箭的秘诀传授给了纪昌。

手中无弓典故,乘虎射箭的典故(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