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果中极品
汪鹤年
乾隆六年巡台御史张鹭洲奉命巡视台湾府,著《瀛壖百咏》,集中有一首咏及芒果的诗作写道:“参天高树午风清,嘉实累累当暑成;好事久传蕃《尔雅》,《南方草木》未知名。”
芒果是一种原产印度的漆树科常绿大乔木,为著名热带水果之一。树皮灰褐色,小枝褐色,无毛。叶革质,互生,常丛生于枝顶。花小而多,红色或黄色,有香气,成百上千的小花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核果大,肾形,果皮呈柠檬黄色,肉质细腻,味甜汁多,有香气,果核坚硬。《本草纲目拾遗》所引《交广录》中便有过“蜜望二月开花,五月子熟,色黄,一名望果”的简略介绍。连横所撰写的《台湾通史》对其亦有“树大合抱,花小微白,夏时盛出”的记述。《本草纲目》的描述则较为详尽:“按《一统志》云:庵罗果俗名香盖,乃果中极品。种出西域,亦柰类也。叶似茶叶。实似北梨,五六月熟,多食亦无害。今安南诸地亦有之。”乾隆年间成书的《台湾志略》更为形象地状写出其果实的典型特征:“果之异者有番檨,形如猪腰,肉与核粘,味甘色黄,盛夏大熟。”康熙台湾《诸罗县志》的记述也很到位:“树高可荫,实似猪腰子而圆。……盛夏大熟,色黄,肉与核相黏。切片以啖,甘如蔗浆,而清芬远过。”
芒果性喜高温,一般生于海拔200~1350米的山坡,河谷或旷野的林中。原产亚洲南部,我国台湾栽培最多,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亦有少量栽培。在世界各地
已培育出百余个品种,中国的栽培品种已达40余个。康熙台湾《诸罗县志》引述明人沈文开《杂记》对于芒果易生易长等习性就有过这样的记述:“食毕弃核于地,当月即生。核中有子或一粒、二粒,如豆之在荚。叶新抽,杪红若丹枫,老则变绿。遇严霜,则嫩枝尽槁。”
芒果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矿物质等,维生素A含量高达3.8%,比杏子还要多出1倍。素有“热带水果之王”的美称。食用芒果具有清肠胃、防治便秘、美化肌肤的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还有抗癌作用。乾隆二十五年《续修台湾府志》引《台海采风图》就对其基本形态、医药功用及食用价值有过这样的介绍:“番檨,大者合抱,高凌云,叶浓;花微白,朵小,有香。结实皮绿、肉黄,其气辛热、其味酸甘,入肝补脾。台产也,切片腌久更美,名曰蓬莱酱。”古时,人们还将其用作“止船晕”的良方。《本草纲目拾遗》即认为:“此症多呕吐不食,登岸则巳,胃弱人多有之。蜜望果甘酸,能益胃气,故能止呕晕。”
其实,芒果是杧果的俗称,但用得多了,它反而喧宾夺主,成为其似乎是最正统的专称。历史上其别名很多,《大唐西域记》提到的庵没罗果;五代南唐陈仕良《食性本草》提到的庵罗果;明正统《东莞县志》提到的闷果;清孙元衡《赤嵌集》 提到的番蒜;嘉庆二十四年《石城县志》提到的檬果;林谦光《台湾纪略》所说的檨;《台海采风图》记述的番檨;指的都是它。《大明一统志》还叫它羊桃、抹猛、香盖;《肇庆志》又称其为蜜望子、莽果;《交广录》还呼作蜜望、望果。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蜜望这一名称的由来,《肇庆志》中即有这样的诠释:“蜜望子,一名莽果,树高数丈,花开极繁,蜜蜂望之而喜,故名。”对“檨”的得名,康熙台湾《诸罗县志》还有过这样的推测:“按檨,《正韵》无此字,俗音羡。或以香美可羡,从而附会之耳。 ”此外,漭果、马蒙、抹猛果、莽果、蜜望子、面果等,也是人们常用的俗称。
最早将芒果介绍到国内的是唐朝的高僧玄奘法师,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及印度物产时,曾提到一种名叫“庵没罗果”的“见珍人世”的果品,而这种果品,就是后来渐为国人所知的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