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处亚热带,常年炎热湿闷。行走在城乡的街头,动辄让人汗流浃背。这时候,街边的(饮)冰室或者是糖水铺子,只要招牌上写着“清补凉”,顿时,就成了行人的“救星”。
入得店来,叫上一碗招牌“清补凉”,看着老板娘从透明的冰柜里,把准备好的配料一样又一样舀到碗中。有绿豆、赤豆、薏米、百合、莲子、银耳、红枣和淮山、芡实等等,甚至有切成小块的西瓜、菠萝、椰肉等十多种眼花缭乱的选择;然后浇上冰冰凉的糖水,或再加上一大勺冰沙,才完成了这碗“清补凉”的现场“定制”。
手里捧着这碗“料多多”的清补凉,迫不及待地用小勺抄起,送入口中,清清凉凉的甜蜜汁水从口腔直达咽喉,是大大的一口满足。多种配料有着丰富各异的口感,豆类薯块等碳水的感觉细密而踏实;银耳莲子等则带来了不同的咀嚼快乐;而新鲜的水果带来了清新独特的口味。
这么多的滋味感受,清凉滋补又好吃,让坐在店里食客一边享用美食,一边吹着风扇或者空调,通身凉快舒畅,内心幸福感拉满,忍不住“再来一碗”,要尝遍店里所有的配料滋味。
因为每一家店的清补凉配料都不尽相同,料多的时候可达十多种。龟苓膏、凉粉,甚至是剥壳的熟鹌鹑蛋、牛奶或者椰汁和蜂蜜,都可以用来“加料”,只要自己觉得“清凉、滋补又好吃”就行了。
一碗冰凉清甜的清补凉落肚,甜蜜的汁水和水果补充了人体水分,碳水和蛋白质补充着体力。口腹之欲满足了,人精气神立马回来了,于是,又有了重新上路的勇气和信心。
这样一碗甜而不腻的清补凉,是溽热天气里一道丰简由人、老少皆宜的甜品,也是岭南传统的“心水”小吃。
同事阿湄是地道广东土著,也是一名清补凉的忠实铁粉。一到夏天,经常约我一起去街边的甜品铺子里“喝糖水”。食在广东,我当然知道,饮茶并不是只喝茶;而喝糖水也不是只“喝甜水”,其实是吃甜品的意思。
我一向不爱甜食,初尝清补凉,内心里还有点犯怵:这么一碗配料“扎实”的糖水下肚,简直就是“热量炸弹”啊。而阿湄却笑笑,坚持说,吃清补凉,长不胖的。
为啥这里的人这么吃都不会长胖呢?看着同事一向苗条纤瘦的身材,和周围老广们精瘦干练的体型,于是,我又一次相信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真理。
的确,在闷热的环境里,人容易胃口不振,精气神也会大受影响。所以,清补凉这类糖水,易消化,能及时补充水分、糖分,帮助恢复体力,自然就得到了人们的推崇。
在这种“清补食疗”传统中熏陶长大的阿湄,自然而然成为了清补凉的忠粉。在感受不到四季更替、常年都是夏天的南粤,于昏昏欲睡的午后,或是没有胃口的夜晚,相约一起去冰室(糖水铺子)里,来上一份清补凉,甜而不腻的多种滋味,不断给予着味蕾惊喜的感觉。于是,快乐就源源不断地来了,轻松而畅快。
其实,好吃又清凉的清补凉并不是广东专有的美食小吃,在广西、海南等地,都有着同样名字、但食材各异的各款清补凉美食。只不过,各地派系的清补凉还会加入当地独有的特产。比如,广西的加入龟苓膏、西瓜等水果;而海南的则会加了椰汁等当地特产。大文豪吃货苏东坡被贬海南时,就曾以“椰树之上采琼浆,捧来一碗白玉香”,来赞美这种“舌尖上的清凉”小吃。
但在每一个人心中,正宗的清补凉永远是自己家乡的做法。在风扇吱嘎叫着的夏天里,童年时妈妈做的那碗清补凉,才是才最地道、最好味的。于是,这也就成了个人身体里一生难忘的美食记忆。
而阿湄为了“正宗”,亲手制作的各种美味糖水,其实也不过是为了重温“妈妈的味道”。这些汤汤水水中,碳水类薏米、西米、芡实等大小不一,煮熟的时间也不尽相同。而各种豆类的往往要提前泡上,也需要更长的时间蒸煮。要确保各种食材熟透软烂,又不会碎成渣糊,就很需要耐心了。
只见她把红绿黑白黄各类食材一一淘洗干净,一样又一样把它们各自放在碗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置于蒸锅里蒸--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各种食材的不同口感。当然,如果不那么讲究的话,也可以把所有食材按先后次序,依次加入蒸煮熟透,最后加入冰糖调味。
在这个过程中,阿湄还会不停地给我“科普”各种食材的特性,显然对它们的“冷热温凉”属性已经了然于胸。
糖水煮好放凉,或者放入冰箱中稍加冷藏后,再加上任何自己喜欢的牛奶、蜂蜜,就成了夏日一碗捧在手里刷剧的最好佐食。如果此时,能与闺蜜、爱人一同分享,则又是一种充满成就感的幸福了。
而在爱吃会吃的老广心中,清补凉可不仅是一道凉吃的糖水甜品,还可以是一煲热食的老火靓汤。这时候,煲汤除了用薏米西米、枸杞红枣、淮山玉竹等“清补凉”食材,还加入鸡肉块、瘦猪肉、排骨等优质蛋白,一起煲上1-2个小时,汤好后只需少许食盐,就成了一道汤鲜肉美、犒劳自己的进补佳品。
如今,“洗手做羹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早已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愉悦自己。阿湄亲手制作“正宗”清补凉时,也许早已心如镜明。在那个听着《浪花一朵朵》欢快旋律的夏天里,她的清补凉和电视里播着的《夏日么么茶》,真的很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