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具体形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4 12:38:14

意态

四、研究性学习和听讲式学习的异同

尽管听讲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各有长短,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听讲式学习就是落后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先进的,但不能不承认,研究性学习确有其独特的好处与必要性。国内有学者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由进行了概括与总结,认为探究是一种人的本能,儿童天生就是探究者;探究是人的生存之本,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是真正属于学生的知识;探究对学生的思维构成了挑战,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过程要求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整合,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研究性学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兴趣和个性的培养至关重要;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批判和反思,从而为民主品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种学习经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与精神的基础;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或信息,对于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叫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具体形式(5)

创意之笔

五、探究式学习的类型

研究性学习存在多种类型、多种方式。就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的渠道与途径而言,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分为“专门性的”与“渗透性的”两种:前者通过设置独立运作的“研究性课程”(有固定的课时保证;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指导;有完整的课程方案,有课程实施的监控与评价)来引导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后者主要是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意向、成分有机地渗透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去,比如在课堂互动、作业布置等环节渗透研究学习。

根据探究题材是否固定答案的不同,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分为“半开放、半封闭的准探究”和“完全开放的真探究”。前者通常只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探究程序去发现早已存在于书本或教材中的预知结论;后者则要求学生对完全开放的题材或问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在这种类型的探究中,学生所要寻找的答案或结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未知的,至少从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与结论;甚至在某些时候,连问题本身也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界面、去澄清。显然,后一种研究性学习挑战性更高,更类似于真实意义上的探究。

根据学生探究领域或探究题材的不同,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分为科学领域的探究学习、人文社会领域的探究学习,以及设计与制作领域的探究学习。应当看到,不同领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的研究性学习,“换位思考”、“移情体验”和“行动参与”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科学领域的研究性学习相对来讲大家都比较熟悉,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外乎是:发现和界定问题,提出理论假设,搜集资料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结论;设计与制作领域的研究性学习,一般来讲总会涉及“设计”、“制作”与“评价”三大核心要素。

什么叫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具体形式(6)

自然一角

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一)澄清或识别问题。通过讨论和提问,学生识别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并清晰而明确地陈述问题。

(二)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或思路。

(三)围绕问题的解决,制定一个初步的研究计划。一般来讲,学生可以根据以下几个问题来制订研究计划:“问题是什么?”“你对这个问题已经了解多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还需要了解什么?”“为了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你将要做什么?”当然,这个研究计划还会随着后来新想法、新信息的出现,而加以适时调整与修订。

(四)按计划采取行动,通过诸如问卷、观察、访谈、查阅文献资料、搜集事物作品等形式,去获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料信息。

(五)对搜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组织和加工处理,或者对原有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结论,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或者对各种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一个最佳的答案。

什么叫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具体形式(7)

实践中的乐趣

七、对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一)研究性学习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小班化教学,需要充足的材料,但现实中绝大多数学校都做不到小班化教学。

(二)研究性学习往往需要学生走出材料,到户外或社会上进行考察和调研,由于安全问题日益敏感,现在要组织学生搞一次出校门的考察或调查活动极为困难。

(三)相对于过去按照预定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开展讲授式教学来说,研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课前做比过去更多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又必须面临和应对大量不可预期的、随机出现的问题。

(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什么时候介入、如何介入学生的研究性过程,教师很难把握好分寸。有时候,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教师就介入进去,以致剥夺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尝试和发现的机会,以及从教训中进行学习的机会;有时候,学生已经处于茫然无助、停滞不前的状态,教师还无动于衷,漠然以对。

(五)如何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尽管有不少学者做过一些探讨,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如根据学生完成探究任务的实际表现来进行评价,采用表现性评价或档案袋评价等),但这些策略与方法在实践上往往难以操作,实施起来费时费力,要求评价者具有较高的评价素养。

(六)作为第一线的教师,除了要面对生存的压力,还要面对考试竞争的压力。由于搞研究性学习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帮助不大,这对于多数还在为分数而苦苦奋斗的教师和学生来说,提倡探究无异于天方夜谭。

什么叫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具体形式(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