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原文及释义,石壕吏的原文翻译和注释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14 06:07:18

提到唐诗,有一个人怎么也绕不开。他就是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李杜”。

在现实中,杜甫尽管比李白小11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两人的友情关系。天宝三年春天,也就是公元744年,李白与杜甫初次在东都洛阳相遇、相识、相交。

此时的李白已名扬全国,人人赞誉;而杜甫,却是困守洛城。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心情和相处时的融洽。

因两人都才华横溢,故惺惺相惜,对彼此皆十分欣赏。或许是这第一次见面两人都没有尽兴的缘故吧,分手以后,这年秋天,他们如约到了梁宋。

石壕吏原文及释义,石壕吏的原文翻译和注释(1)

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值得高兴的是,杜甫、李白还在这里偶遇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三个人相谈甚欢。也有人认为,他们三人是事先约好,一起出游的。

天宝四年,也就是第二年的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齐州或兖州)第三次相见。这一次,李白可是从任城特意赶过去,赴杜甫之约的。

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这实在是中国诗词史上的盛事啊!他们同塌而眠,并肩同行,你写诗,我唱和,一道寻访隐士高人,好不兴致!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而杜甫则返回京城长安。

此后,他们再没有见过面,杜甫一直非常想念李白,曾多次写诗回忆。李白死后,杜甫又写诗悼念他,并给予他崇高的评价。

石壕吏原文及释义,石壕吏的原文翻译和注释(2)

杜甫原籍湖北襄阳,后迁徙至河南巩县。他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一带地区。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即现在的西安附近)应试,落第;后来无奈,通过贺知章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才得到朝廷的少许重视。

杜甫在官场不得志,一直郁郁寡欢,接触过上层社会,却又常年生活在下层老百姓中间,因此既有机会亲眼目睹唐朝上层的奢靡生活,社会危机的进程、发展,也非常了解底层老百姓的艰难困苦、穷困潦倒的现实。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出于忧国忧民的本性,他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家大事。在此期间,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现实主义不朽名作,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现实主义大诗人的坚实地位。尽管在当时的唐朝杜甫并不太出名,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的“诗圣”地位。

石壕吏原文及释义,石壕吏的原文翻译和注释(3)

杜甫的诗,被后世定位为现实主义,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读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清楚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生前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却声名鹊起,远播世界,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他共有约1500首诗歌流传了下来,这既是一个十分丰富的诗歌宝库,也给我们了解唐末乱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成想,到了八月,大风怒吼破屋,吹掉了屋顶的茅草,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传颂千古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表白简直如出一辙。

石壕吏原文及释义,石壕吏的原文翻译和注释(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