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剑道
第七段歌词是本剧高潮,正当大家以为会有进一步发展时,出现了大BOSS,这是改变剧本方向的关键人物,跟主角有了冲突。大BOSS打不过,那就只有悲剧收场,所谓矛盾冲突是剧本的关键,也意味着剧作要接近尾声了。
Sayonara忍着泪说Goodbye啦(唉 没办法,只能含着泪跟女孩说再见了)
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Monica(此句出自张国荣1984年的《Monica》)
摸摸个袋哎使剩八个几咋(摸摸口袋,里面只剩下八块多钱了)
蚀埋份粮添呢次衰左啦 (这个月薪水都赔光了--我这回实在是失败了)
Sayonara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词,可能是来自黎明《我的亲爱》里面的那句"SAYONARA'Oh ,SAYONARA'Oh" ,是日语再见的意思。
第二句这句歌词大家都知道是来自张国荣1984年大火的《Monica》,这首歌是出自日本人作曲,由曾经与许冠杰合作很多的黎彼得填词,许冠杰这里用上这么一句歌词可以有不同解读,除了为了对应押韵通篇歌词的“a”音,有人觉得潜台词是“谁能代替你地位”,表达了依依不舍的心情。不过我觉得更对应《Monica》里面的一句歌词“此美梦永远藏于心底”。许冠杰在这首歌“cue”一下张国荣,又让我想起在92年许冠杰光荣隐退晚会汇群星他们合唱的画面,可见在多年以前他们的情谊已经很深。
张国荣与许冠杰,图源网络
最后一段剧本达到了尾声,绝大多数情况下,高潮之后,随即就是结尾,它的任务往往是对冲突过后人物的命运作出交代。最后男主发现已经近乎身无分文,无奈感叹一下这次泡妞实在是失败了。这段是对故事的总结,虽有不舍,但是这个经历还是很难忘的,果然是悲剧收场,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整首歌实在是俏皮诙谐,前奏令我想起小时候玩的某个电视机游戏,却又想不起来,但是就是有一种日本风,接下来的音乐就像镜头扫在夜晚五光十色、紫醉金迷的大街上,紧接着就被歌词吸引住了。仅仅3分01秒的歌曲,寥寥数行歌词,尽数日本元素“东急”、“中森”、“近藤”、“御三家”、“TOYOTA”、“天妇罗”、“寿司店”、“剑道”甚至是“Monica”等,又夹杂着几句散装日语和英语,以及更多的粤语的俚语,把这个故事描绘得如此生动。我用写剧本拍电影的角度来看歌词,也是能发现相当有条理,也许只有在特殊的大环境底下,有相当的文学功底才能写出这首歌词。
回到本文开头,1986年的小女孩,和弟弟妹妹在唱着这首歌。看到这个片段时,真的觉得几姐弟好可爱啊,大街小巷里十来岁的小朋友都会唱,可见这首歌有多接地气。我敢说这首歌火了好几年,首先是1985年发行,当年也获得了不少的奖项,1986年小朋友在唱,流传广泛的MV标题是写着“1987年欢乐今宵”。
文章写到一半我才想去去找这首歌MV来看,不是我吹牛,换成我是导演来拍这个MV也能拍出差不多的水平——因为整首歌的画面感实在太强,第一次听这首歌时,脑海就浮现着这些画面,这个MV画面也确实根据歌词切换多个场景,很多小细节都要给好评。MV女主角是江欣燕,也是个大眼睛尖下巴的美女,甚至还放上一张与中森名菜的照片对比。值得一提的是,歌曲最后是略带悲剧收场,但是在这个MV中,最后一幕是分手后,男主走下楼梯,和女主深情地拥抱了在一起,是个大团圆结局,只不过我不能确定是个彩蛋,还是表达男主仍然在幻想中。
江欣燕扮演的“日本娃娃” 图源MV截图
许冠杰很多的歌都有警世作用,比如《搵野做》叫年轻人不要甘于躺平,《学生哥》叫学生们要乘着少壮努力学习,《尖沙咀susie》教人不要需虚度光阴,要珍惜短暂的青春。听懂了《日本娃娃》,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这首《日本娃娃》有人认为许冠杰是用一种自嘲的方式告诫当代香港青年不要对日本文化的盲目崇拜。是的,80年代香港的日本文化相当流行,不仅我们熟知的粤语歌曲相当一部分是翻唱自日本,日本明星、潮流服饰等也都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不过呢,我认为听歌就好好听歌,不需要过度解读,就好像这首歌出自专辑名称《最紧要好玩》一样,人生在世,活在当下,快乐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