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交流
上图中的三类障碍是当前或是个体发展历史上出现的。因为很多人成年后,他们的社交障碍和儿童时期面临的社交障碍会有很大不同,因此这三个方面的障碍要么是当前的,要么是根据既往历史观察到的。
受限、重复的行为模式
需要重申的是,社交方面的诊断需要个体呈现所有三个方面的障碍,而受限、重复的行为模式只需要个体满足其四个当中的两个,而且这些障碍都是要么是当前存在的,要么是根据历史发展确定有过的。
DSM-5包含了一些标注
以上标注主要是考虑到孤独症群体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临床专家们需要确定一个孤独症个体是否伴随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或者有医学、基因方面的问题,或者有其他环境因素导致的症状,以及是否有由于其他神经发育精神或行为障碍有关的症状,是否伴有紧张症等。
这些标注也进一步说明,孤独症症状的表现在个体上多有不同。与DSM-4不同的是,DSM-5允许专家们诊断孤独症的同时诊断其他相关的神经发育方面、精神方面、行为方面的障碍。一个孤独症患者可能同时有多动症的诊断,也可能同时会有抑郁症和焦虑症障碍的诊断。
对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诊断里主要是针对社交和重复行为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估,分为三个水平:
水平三:需要非常多的支持
水平二:需要多的支持
水平一:需要一定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对它的有效性并不明确,一些较少的研究也发现,其实大部分的严重程度主要是跟个体的智力水平、年龄相关。
02
孤独症个体存在很大的异质性
孤独症是一个根据一组特定的行为模式给出的行为诊断,因此,并不能通过验血或者其他的影像学的扫描来给出诊断。我们主要使用一系列的行为标准去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否与孤独症的诊断相一致。
那么,想要更准确地诊断,我们需要理解孤独症所有的症状和表现在不同的个体上有很大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甚至同一个体,其症状也会随着发展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社交行为很大程度上由发展水平决定
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语言能力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社交行为。我们需要对此格外敏感,由此去确认社交行为障碍,以给出准确的孤独症诊断。
受限、重复的行为模式也有多样的表现
特别是不同的人,甚至在同一个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时间段里,他们的受限、重复的行为看起来都很不一样。因此,在测试和评估的时候,需要获取各个方面足够多的信息来帮助我们给出一个合理的诊断。
03
测试的目的
测试不仅仅为了诊断
评估和测试不仅仅是为了确认个体是否符合孤独症的诊断,更需要从测试中了解个体当前的长处和弱势来帮助我们确定相关的干预目标。孤独症的症状异质性带来的关于测试评估的最大问题就是,诊断本身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到底需要哪些支持,如何在干预中获得进步和发展。
为了发现其他身体、精神方面的问题
我们还要去试看是否个体呈现出相应的共病的医学方面或者是精神方面的一些障碍或者问题,比如说个体是否有癫痫,是否有其他基因方面的症状,是否有抑郁或者焦虑症方面的症状,这些都可能影响我们如何去更好地计划和提供相应的干预服务。
确认干预策略帮助个体更好地发展
需要明确个体在当前发展情况下的长处和困难,来确定什么样的干预策略,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其获得想要和需要的东西,继而制定高度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重复测试非常关键
人会随着发展而变化,因而,重复的测试评估非常重要,我们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重复的评估,这样为个体根据其新的发展来确定新的干预目标。
家长们直击灵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