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式结构方面,该曲由A、B、C三个部分组成,构成一个三段体的结构形式;在调性方面,可以用“起承转合”加以概括。
虽然整首歌曲篇幅不长,但是对于调性的运用却非常的复杂,作曲家通过多次转调的方式,不仅突出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色,而且也非常贴切地将整部影片跌宕起伏的内容与各个角色之间复杂的关系展现出来。
在旋律方面,乐曲中大量使用了向上四度以及向下六度的跳进,配合以“秦腔”旋律的写法,完美地将乐曲的哀伤与电影的主题贴合在一起。
歌曲旋律中独特地跳进手法,都足以表现太子与青女失落的心境,也暗示了太子悲惨的遭遇、青女求爱的不易以及乱世之中的暗流波涛。
作为歌曲中具有引出性质的A段部分,在旋律的开始处作曲家便运用了雅乐调式的特征音——变宫(E)和变徵(B),使整首乐曲带有一层朦胧的色彩,并配以上羽调式独有的暗淡,乐曲也更显得内敛、含蓄、委婉。
在这一段落中,整首乐曲的第一个特点出现,即每一句的旋律都是由先上行开始再到下行结束,且在每一句结束的部分,作曲家均采用了附点的节奏型,通过旋律与节奏的设计来营造出“悲”的主题内涵。
作为歌曲转折的第二个部分B段,调式调性转调进行到C宫系统的G徵,并且与A段相同,旋律中多次运用了燕乐调的特征音——清角(F)和闰(B)。
在这一部分的旋律上,作曲家摒弃了A段附点节奏结束的形式,而是在前半段的旋律中突出五度、六度的跳进。例如,在乐曲的第14-15小节处,旋律音调是先上行四度然后下行二度,并通过运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将该音调进行发展,从而表达悲意、怒意的情绪。
在第16小节处,作曲家将“兮”字拆分成两句,不仅成了整首乐曲的“点睛之笔”,而且也鲜明地突出太子复仇无望的悲痛,以及青女求爱不得的伤感;在乐曲的伴奏方面,古琴的伴奏较A段更加丰富,层次感也更为凸显。
与此同时,在这一部分中大量地运用了上、下滑音,且力度的变化也更加得多样,因而演唱的声音较之前相比,真声的比例也更多一些,为最后一个部分C段的出现进行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