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之诸葛亮(16)
建兴五年,在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之后,诸葛亮不忘先主刘备的殷切嘱托,率领大军,迈开北伐中原的征途。
本期的任务是解决掉一个难题,那就是到底应不应该北伐。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以攻为守”与“疲师劳兵”,我不强迫读者一定要接受我赞同的“以攻为守”的观点,在此只作客观分析,并试图探讨更深层次的四大逻辑思考,以供读者参考。
是“疲师劳兵”还是“以攻为守”
先说“疲师劳兵”。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诸葛亮瞎折腾个啥呢,好好的把蜀汉的一亩三分地耕耘好不就行了。明明知道远师劳顿,不可能干过势力强大的曹魏政权。一次两次失败之后,还不吸取教训,继续徒耗国力,无所成就,就仅仅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我想说的是,这个道理很明显,你们能讲出来的道理,就凭诸葛亮的智商和修为,怎么会不知道如此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厉害关系,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非议,甚至把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所谓报答“知遇之恩”一说,那是《出师表》里诸葛亮自述北伐的原因,只是表面的一种说法而已。诸葛亮呕心沥血帮刘备打下的三分天下,他应该比谁都更加珍惜啊,一定有着比报答“知遇之恩”更为深层的原因,只是诸葛亮没法在上表中明确说明而已。
接下来再说“以攻为守”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益州虽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但和曹魏拥有九州的中原大地相比,毕竟只是弹丸之地,长期下去,无法支撑发展的需要。其人口、经济、农业的发展受到极限瓶颈的制约。一旦北方繁荣富强之后,南下攻下益州,无论再怎么凭借天险屏障,结果都是无济于事。所以只有北伐,尽可能地扰乱北方的发展,打破稳定的局面,在动荡中寻求机会,扩大地盘,得蜀而望陇,竭力拓展发展空间。
我是赞成“以伐为守”的观点的。上一期曾讲过,当时蜀汉政权的现实状况是,三户人家就要养活一个官吏。诸葛亮一边精简编制,一边向南平定叛乱,拓展发展空间。同样向北拓展更是必选动作。可以说只有不停地北伐才能活得相对长久一些,否则灭亡得更快。
北伐的四大深层逻辑思考
除了大家公认的“以攻为守”之外,我的思考是北伐还有四大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一、平衡三大利益集团关系。北伐有利于平衡荆州、东州、益州三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这三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平衡得了,所以要把视线一致投向外部,实行战时状态下的军政府体制,来转移国内矛盾,以此加速各方矛盾的消弭与融合。
别说是蜀汉,比蜀汉强大的东吴和曹魏一直没有闲着,曹丕还亲临一线,感叹一番孙权拥有的长江天险。人家都在为完成天下一统而不懈努力着,蜀汉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地等着两家决出胜负后,再来收拾自己呢?假如诸葛亮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王业偏安的话,他还能坐得住吗?别说东州利益集团和益州利益集团的要起哄闹事,就连荆州利益集团的人也要质问个一二三。
二、保持蜀汉是大汉正统的源动力。北伐只是表现的手段,他让国人看到,蜀汉政权一直在开拓进取之中,一直在为恢复汉室而努力,时刻提醒人民,蜀汉政权才是大汉朝的正统。不然随着曹魏政权的持续稳定,人们就会忘记这些,就会接受曹魏政权的合理性,从而彻底失去恢复汉室的内在源动力。别忘了,蜀汉的口号就是“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
三、寻找“天下有变”的良机。北伐也不是盲目瞎逛,而是找准机会,实现突破。比如在第一次北伐时,曹丕刚死,曹魏政权面临震荡,加之孟达反叛,东吴攻击,正是“隆中对”中提到的“天下有变”之时。诸葛亮一开始本来推进的很顺利,但却因为马谡不听指令,刚愎自用,失了街亭,造成极大被动,而不得不半途而废。
四、虽疲师劳兵但从不伤及根本。诸葛亮生平以谨慎著称,他怎么可能拿蜀汉的国运来下注北伐。比如失街亭后,诸葛亮认为先机已失,并没有固执地采取对峙策略,而是选择立刻班师回朝,就是避免做无谓的牺牲。再比如当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时,从理论上讲有成功的可能,按说应该让魏延去拼上一把,输了也不过五千人马,万一赢了可是半壁江山。然而谨慎的诸葛亮没有同意,其原因虽然有各种说法,但我认为诸葛亮从不玩没有把握的赌注是主要原因。
他每次北伐前都要故意作出声势浩大的样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要北伐一样,目的是让曹魏感到恐惧,而一旦出师不顺或粮草短缺,从不恋战,都是及时撤回,这都充分证明了他在最大限度地防止对蜀汉政权的老本造成伤害。
当然,不可否认,北伐中原给蜀汉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困难,赋税重,兵役重。但时代背景如此,摊上了那个时代,不是说后人认为想逃就能逃掉的,能做到尽可能地减少伤亡就算是不错的君主。
诸葛亮深知北伐的不易,他临出发前,特意向后主刘禅上疏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即名传千古的《出师表》。
陆游评价《出师表》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那么她到底好在何处呢?请持续关注,下期更精彩。
作者简介:李瑞青,老子故里鹿邑人,现居郑州。从事传媒、教育工作,同时涉猎文史、书法研究。著有《写活历史人物》等五部文史类的读书笔记;《雾太阳》《猎城》等七部情感类的中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