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罐 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白釉的烧制工艺比青釉复杂,烧成白釉,其实就是不断剔除釉料中的铁的过程,含铁量低于1%,白釉始成。
之所以说白釉的成功是一件大事儿,是因为后世的一些复合颜色釉是在白釉的基础上进行发挥的,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元
扬州博物馆藏
到了史上最风雅的宋代,全民玩盏,意外捧出了一个国宝造物:黑釉建盏。
宋代 建窑金兔毫盏
观复博物馆藏
其实,黑釉瓷器早在东汉中晚期就出现了。如果说白釉是剔除铁的过程,那么黑釉就正好相反——大于5%的含铁量,才能使所烧黑釉釉面滋润、光亮、色黑如漆,可与漆器媲美。
黑釉贴花执壶 唐
观复博物馆藏
宋金时期黑釉烧造量很大,南方地区的建窑、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器都注重釉装饰,在光亮润泽的黑釉上装饰各种结晶斑纹或把剪纸花样移植到黑釉茶盏上。
到了元代,坐不住的蒙古人从世界各地找来原料,供才艺高超的匠人研究,这一时期最大的成果就是蓝釉,其中又属青花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