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典籍更是汗牛充栋。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正史、万余种存世方志和公私收藏数以万计的家谱,是华夏民族国史、地方史和家史的历史记忆。但在这些典籍当中,有一部史书的地位极其特殊,那就是《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同于一般的史书呢?因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深邃的历史眼光,老到的政治经验,全面总结了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规律和经验。就像梁启超所说的那样,《资治通鉴》成功的原因,在于这部书编写的目的非常明确——它就是写给皇帝看的!
成书于北宋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教科书”。在南宋时就被皇室列为禁书,只有皇帝和太子能读,其他人胆敢偷看,就有谋反之嫌,甚至会惹上*身之祸。清朝的康熙、乾隆等帝王都曾阅读过《通鉴》,并有御批传世。*也把《资治通鉴》放在床头,反复研读了17遍之多。
为了写好这部“帝王书”,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凡是对君王治国理政没有助益的人和事,他一概不写。
另外,《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司马光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时,全都是站在政治权谋的角度。例如,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张良得知刘邦有废太子的打算,就把隐居在商山的四位隐士请下山,让他们辅佐太子,刘邦觉得太子的德行和威望比自己高,最终没有废掉太子。
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价说:“司马迁好奇,多爱而采之,今皆不取。”政治不是儿戏!废立太子是多么严重的政治斗争啊,岂是四个老头就能改变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记载了这件事:上欲废太子而立赵王,大臣争之,皆莫能得。御史大夫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
在司马光看来,太子刘盈已经得到了整个朝野的支持,而吕后也在朝中掌握了很大的势力。如果刘邦一意孤行,一定要改立刘如意做太子,那等他死后,刘如意不仅坐不稳皇位,还会遭致*身之祸——这才是刘邦不换太子的原因,他是想保住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