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1.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
(1)酶并非都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具有催化作用,其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3)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2.ATP的结构及产生和利用
(1)结构简式:A—P~P~P(“A”表示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表示特殊化学键,“—”表示普通化学键)。
(2)结构特点: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也易形成(伴随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3)生物体内ATP含量不多,但转化迅速,能保证持续供能。
(4)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动物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5)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除C3还原之外的各项生命活动。
3.细胞呼吸
(1)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反应式为:
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
(2)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
①细胞质基质:C6H12O6酶2C3H4O3+4[H]+能量
②线粒体基质:2C3H4O3+6H2O酶6CO2+20[H]+能量
③线粒体内膜:24[H]+6O2酶12H2O+能量
(3)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反应式为:
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
或C6H12O6酶2C3H6O3+能量。
4.光合作用的过程
5.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四种,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只吸收可见光,并且只有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能吸收、转化光能。
(2)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色素带在滤纸条上自上而下的分布顺序是“胡黄ab”,即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其分布顺序与溶解度大小有关,溶解度大的,扩散快,处于滤纸条的上端;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的含量有关。
(3)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而,在温室内需要补充光照时,应补充蓝紫光或红光。
细胞的生命历程
1.细胞大小的限制因素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②细胞核控制范围和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2)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
2.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①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出现纺锤体、染色体。
③中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整齐分布在赤道板附近。
④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均匀分配到细胞两极。
⑤末期: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两点不同
(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①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②动物细胞由细胞的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①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最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②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为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
4.细胞分化的实质及特点
(1)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特点:
①持久性;②稳定性;③不可逆性;④普遍性。
5.衰老细胞的五个特征
(1)水分减少,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2)呼吸速率减慢,酶的活性降低。
(3)色素积累、增多。
(4)细胞核的体积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6.癌细胞的三个特征
(1)能够无限增殖。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7.三类致癌因子
①物理致癌因子;②化学致癌因子;③病毒致癌因子。
8.细胞凋亡的四点作用
(1)清除多余、无用的细胞。
(2)清除完成正常使命的衰老细胞。
(3)清除体内有害细胞。
(4)维持器官和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
9.卵细胞形成过程不同于精细胞形成过程的两大特点
(1)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2)一个卵原细胞一次只能产生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10.减数分裂的四个重要概念
(1)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3)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4)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
1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四个特殊现象
(1)染色体复制后: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2)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3)中期:同源染色体分布于赤道板两侧。
(4)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1.分离定律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遗传因子(基因)在亲本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②F1(Dd)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两种配子,即雄配子D∶d=1∶1,雌配子D∶d=1∶1。
③F2的遗传因子组成DD∶Dd∶dd=1∶2∶1,性状表现的比例为3∶1。
(2)对分离现象的验证:
①测交法,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②结果:测交后代中Dd∶dd=1∶1,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
(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2.自由组合定律
(1)杂交实验中F2分析:
①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②4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在F2中各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占9/16;双隐性个体占1/16;*类型比例为3/8或5/8。
(2)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
杂合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①生物个体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因为环境条件可能不相同。
②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
3.伴性遗传
(1)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两个学说:
①萨顿: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②摩尔根: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五大特点:
①隔代遗传。
②交叉遗传。
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④女性患病,其父亲、其儿子必患病。
⑤男性正常,其母亲、其女儿均正常。
(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五大特点:
①代代遗传。
②交叉遗传。
③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④男性患病,其母亲、其女儿均患病。
⑤女性正常,其父亲、其儿子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