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更让人好奇不解了。
红茶难道不是条索越细,说明用料越细嫩,价格越能卖得上去吗?怎么在那两款红茶身上,情况却彻底换过来了?
且慢,千万别这么想。
买红茶,干茶条索不是越细越好。
考虑到实际制茶环节,部分红茶的条索粗细,能通过揉切处理,专门进行切细之后,再揉成直条状,等待发酵结束后烘干,制出成品。
所以,在买红茶时别盯着表面。
别看斤价50与斤价500的红茶,价格相差10倍,在干茶外形上看不出明显差别。
但论及核心的茶香与茶味表现,贵的茶,始终有贵的道理。
《3》
从制茶成本核算。
说实话,最终批发售价只要50元一斤的便宜红茶,个人有些不敢喝。
因为好茶的加工是要成本的。
好茶青,价更高。
产区综合环境出色,茶园管理到位,生态环境绝佳,一年只采摘一次。
人工精心采茶,只取春茶季成熟度适中的优质茶树新梢芽叶,刚新鲜采摘回来的茶青鲜叶,捧起一把就能闻出天然茶香。
有了优质原材料,才是后期做出好茶的底气。
日常茶园管理成本、雇人进山采茶的人工费,或者是直接买现成的茶青……
这些原料成本加起来,假设按五斤鲜叶出一斤成品的比例算,每斤最终只卖50元一斤的便宜红茶,在刨除制茶费用、后期包装等开支后,留给青叶原料的成本预算又是多少?
除了茶青成本外,好茶的加工,成本也不便宜。
请经验成熟的老师傅做茶,多雇几个帮工负责打下手,帮忙红茶加工期间的摊晾、揉捻、发酵、烘干、以及后期挑拣等。
哪怕不算后期包装成本与运输费用,单是原料 工费就占了不少。
如果最终售价只卖50块,这么便宜的红茶,一分钱一分货,买不到春茶料子。
更买不到人工采摘的茶叶,大概率是机器混采,等级混乱,叶片不完整,老叶嫩叶混杂的情况较多。
后期在制茶过程,估计也谈不上太大的投入。
唯有尽可能压缩成本,才能做到后期只卖50元,也能保障利润。
算下来,这么低的制茶成本下,一款茶的基础品质难以拥有保障,不喝为好。
《4》
前两年在拍视频时,专门买过一款便宜红茶当素材。
买到手整整两大盒茶,还是单泡包装,算下来应该有半斤。
但只花了几十元就买到了手。
开箱取出泡袋,剪开袋口,倒出干茶实物的那会儿,立马能看出差距。
因为那款茶实在太碎,干茶条索完整度不高。
倒出整泡茶后,还有不少碎茶细屑,附着在包装袋内壁。
看了干茶后,第一印象就不好。
照常用沸水泡茶,冲出来的茶汤呈现为橙红色,微微偏暗。
揭盖闻,说实话,茶香倒是挺浓郁的。
但盖上只是一股单调的冲鼻花香,层次不分明,闻久了还有些腻,让人感觉不是那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