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检测血常规中血红蛋白浓度来判断孩子是否缺铁。
6个月-6岁 血红蛋白<110g/L
6-14岁 血红蛋白<120g/L可判断为贫血。
通常血清铁蛋白在5岁以下儿童中 <12μg/L,在5岁及以上儿童中 <15μg/L提示可能缺铁。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缺锌?
儿童锌缺乏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可依据血液微量元素检测、饮食评价、症状或体征等,做出综合判断。
儿童轻中度的锌缺乏可表现为,生长缓慢、反复感染、轻微皮疹、食欲下降等,但上述症状均缺乏特异性,临床识别困难。除疾病因素所致外,儿童严重锌缺乏少见。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对锌元素的参考摄入量(DRI)给予推荐,包括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适宜摄入量( adequate intake,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 。
判断儿童缺钙、铁、锌四大误区
误区一,孩子出汗多就是缺钙
孩子缺钙确实会导致出汗多,但出汗多不一定是缺钙。小孩代谢相对成人要旺盛的多,同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是很完善,所以刚入睡时、玩耍时出汗会比较多。家长要注意在刚入睡时少盖被子,玩耍时注意减少衣物。所以出汗多不一定是缺钙引起的。
误区二,孩子不爱吃饭就是缺锌
人体本身对锌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并且锌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的食物中,锌含量较丰富的食物包括红肉中的牛肉、瘦猪肉、肝脏等;部分海产品(如牡蛎,但不宜大量食用)、鱼类、禽类等。所以正常的合理饮食是可以满足孩子对锌的需求,除非是特别挑食的孩子。
误区三,多吃红枣可以补铁
不仅是红枣,还有大家认为含铁量较高的黑木耳、芝麻酱等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膳食钙会抑制非血红素铁的吸收。而动物肝脏、动物血、红肉里的铁为“血红素铁”,是膳食铁的最佳来源,所以动物铁优于植物铁。但新鲜绿叶蔬菜含铁量较髙,且富含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的维生素C,可作为膳食铁的补充来源。
误区四,微量元素检测不达标要补充
现在已经不推荐常规检测微量元素,本身这项检查意义就不是很大。钙主要存在骨骼中,血液中检测到的钙不能完全代表体内钙的实际情况。正常情况下,人体血钙水平受到严格调控,只有在极度钙缺乏或短期大量摄人钙时,血钙水平才略有下降或上升。锌主要存在骨骼和肌肉中,血液中含量同样很少,所以参考意义也不是很大。如果血铅超标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是铅超标的情况很少见。
钙铁锌剂该如何选择?
当膳食不能满足孩子对钙铁锌需求时,可选择相应制剂进行补充。
市面上可以选择的锌补充剂有葡萄糖酸锌,氨基酸锌、甘草锌等。可根据孩子能接受的口味选择。治疗锌缺乏的口服锌剂量为,元素锌1 mg/(kg-d),疗程1〜2个月。如锌缺乏高危因素长期存在,则建议小剂量长期口服,元素锌5 ~10 m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