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在浩如烟海的华夏文明发展进程中,“权臣篡位”的事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好比如让唐朝国力急转直下的“安史之乱”,就是唐朝重臣安禄山和史思明联手,与唐朝统治者争夺政权的事件。但是自北宋之后,却几乎再也没出现过权臣篡位的事件,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众所周知,封建时期的朝代更替,其实就是统治阶层的更名换姓,而这些新任的统治者,也会在前朝的制度基础上剔除掉一些不好的东西,然后把好的东西再加以改良,并添加上新的制度,最后也就形成了新的政治体系。
但如此改革,势必就会触动到一些贵族阶层的利益,自然也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继而就有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发动政变,推翻原来统治者的统治,也就是所谓的“权臣篡位”。
而北宋之后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权臣篡位”事件的原因,究其根本,其实是北宋统治者在执政期间,就已经早早的把能形成“权臣篡位”事件的“先决条件”给扼制住了。
安史之乱插画(权臣篡位代表)
“权臣篡位”的先决条件大家想啊,如果一位“权臣”想要篡位的话,首先他必须得先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权”,二是“有兵”,三是“有钱”。
- “有钱”咱们就不说了,敢篡位的基本上都有钱。
- “有权”也不用多说,独揽朝政,架空皇帝就问你怕不怕?历史上这样的案例太多了,好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董卓、王允、曹操、司马懿等比比皆是。
- 关键是这个“有兵”,有了兵将,就相当于有了武力征服的话语权,同时还有了“权力”,否则古往今来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爆发了。
纵然在北宋之前一直都还存在着一种通过印证“虎符”才能调兵遣将,从而防止“兵权”外流的统治手段。
可是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什么意思?
天高皇帝远的,将领又离京城那么远,按照当时那走路基本靠腿的时代大背景,等皇帝的指令到了军营这里,恐怕黄花菜都凉了,再加上将军天天和兵营中的士兵生活在一起,威信上有时候甚至比皇帝还要高一点,士兵也会更倾向于听从将军的指令而不是皇帝的。
另外,在北宋之前的很多朝代实行的都是“分封制”,一些皇室宗亲在各自的领地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亲兵”以及“财政收入”,那就更不用听你皇帝的指令了。
故而,“权臣篡位”事件的爆发自然也就不再是什么稀罕事了,甚至时不时的还能成功一次。那么问题来了,北宋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扼制住了“权臣篡位”的三个先决条件呢?
北宋二府三司制度的结构框架图
北宋的二府三司制度北宋初年,为了扼制住“权臣篡位”的这三个先决条件,北宋在原“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完善改良出了一种可以加强“皇权专制”,增强“中央集权”力度的“二府三司”制度,分别是掌管政务的“东府政事堂”、掌管军务的“西府枢密院”、以及掌管财务的“度支、户部、盐铁”三司。
也就是说,北宋统治者利用这种“军、政、财”各自独立,并分别向统治者奏请的办法,使得“权臣篡位”的三个先决条件被分割,凑不到一起,有了权但没兵,或是有了兵但没权,至于财政更不用说了,光有钱能有啥用?
就好比“天时、地利、人和”三项只得其一,那能成事吗?自然是成不了的。
如果光说这些的话可能会比较笼统,不过不要着急,下面笔者就这“二府三司”制度给大家详细的讲讲北宋具体是怎么将这“三权”分割开来的。
曾任东府政事堂参知政事的北宋诗人王安石
先说说这“东府政事堂”在政务上面,北宋对“权力”的限制采用的是一种“分化削弱”的办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限制最有可能独揽大权的“宰相”的权力,从而实现中央集权。
毕竟在中国古代的封建时期,如果能当上“宰相”,就相当于成了地位仅次于皇帝的那个人,权力自然是不用说,“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称呼可不是白叫的!
所以,北宋针对“宰相”这一职位,又在宰相之下设立了一个叫做“参知政事”的“副宰相”官职,借以用来分化宰相的权力。当然,这个“参知政事”并非北宋统治者原创,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才形成的一个官职。
因为早在北宋之前的唐朝,这个“参知政事”的宰相官职制度就已经存在了,不过原本只是用作于一种临时指派任务的“差遣”官职,换句话来说,“参知政事”以前就是个跑腿的,直到贞观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39年,才被唐太宗正式任命为“宰相”的官名。
据明代由“李焘”所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上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谷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政务,参知政事。”
说的就是到了北宋以后,宋太祖想要给宰相赵普找几个“副宰相”,可是却在官名这块给难住了,而后在翰林学士“陶谷”的建议下,沿袭了唐朝宰相的“参知政事”之名,以此来做为北宋“副宰相”的官名。
好比如北宋诗人“王安石”,就曾担任北宋“参知政事”一职。
同时,据《宋会要·职官》记载:"参知政事,贰宰相,批大政,参庶务,以中书舍人以上至尚书为之。"
意思就是“参知政事”所负责的“职能”就相当于宰相的左膀右臂,替宰相分担了相当一部分政治事务的审批工作;换句话来说,这副宰相与宰相除了名字带个“副”字以外,在权力上几乎是同等的,都有着参议朝政的权力,顶多就是地位上略低一筹。
继而达到一方面削弱“宰相权力”,另一方面又变相的增强了“皇权”,加强了北宋的“中央集权进程”的政治目的。
杯酒释兵权塑像
再说说这“西府枢密院”与政务上的“分化削弱”不同,北宋在军务上的变革更为彻底,直接就把所有的兵权给揽到了自己的手中,就好比历史上有名的典故“杯酒释兵权”。
说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皇权,从而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威逼利诱那些个高阶将领,让他们交出了“虎符”,将兵权统一收归中央管辖的事情。
然而,兵权虽说是到手了,但是却总不能每次打仗都让宋太祖“御驾亲征”吧?那明显就不现实。
所以,宋太祖就因为这个原因又设立了“西府枢密院”,实行了“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掌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的军事制度,两者互相制约,又互不干预,从而达到万一遇到了战争,皇帝就可以很快的指派“三衙”统领去枢密院领兵符,继而出征镇压的目的。
与此同时,北宋在军事制度上又推行了一种“兵将分离政策”,意思就是定期把驻守在京城的驻军和驻守在外地边疆的驻军对调,也就是所谓的“更戍法”,虽然名义上是锻炼士兵的能力。
但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北宋统治者为了预防“将领”在军营之中树立威望而故意营造出的这种“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呢。
北宋皇帝赵匡胤剧照
最后再讲讲掌管财务的“三司制度”这个制度其实就比较简单了,与政治以及军事那种互相纠缠不清的制度不同,财务是明面上的,会有着一个明确的数据,皇帝自身也只需要明确的了解到“账目数据”有没有异常变化就足够了。
所以就只需要把朝廷“财务税收”这一块单独的放出来,独立于“政务”和“军务”之外,不受这两种利益团体的影响,并且还能够直接掌控在“皇帝”的手中就可以了。
至于所设立的“度支、户部、盐铁”三司,也仅仅只是为了能够让北宋统治者更明确的了解和管理税收上的一些问题,继而下达命令罢了。
与我们今天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分类”是一个道理,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
北宋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北宋如何防止“权臣篡位”?综和以上的种种,相信大家对北宋如何防止“权臣篡位”已经有了一个很深刻的认识吧?
-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加设副宰相官职“参知政事”,从而达成分化削弱封建时期最容易独揽大权的“宰相”的权力,继而扼制住“权臣篡位”的先决条件之一“有权”。
- 再通过“杯酒释兵权”收回兵权,并设立“枢密院”以及一系列的政策来达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目的,瓦解将领在兵营之中所树立的声望,扼制住“权臣篡位”的第二个条件“有兵”。
- 紧接着又通过“独揽财政大权”来将朝廷税收牢牢的掌控在皇帝自己的手中,这就又扼制住了“权臣篡位”的最后一个条件“有钱”。
如此一来,纵然有官员通过拉帮结派经营出了某一项满足“篡位”的条件,但另外两个条件却依旧未能完成,到头来终归还会是一场空。
北宋也正是因为这个“二府三司制度”,釜底抽薪,很轻松的就把能够影响政权命运的三个要素牢牢的把控到了自己的手中,从根本上杜绝了“权臣篡位”的可能性。
其次,“二府三司”制度的建立,还巧妙的在北宋的朝廷之上达到了一个“平衡点”,“东府”和“西府”之间也能互相牵制,间接的就又加深了北宋政权的稳固,一举多得。
到了后世的封建政权朝代,对于这种能保政权稳固的政治制度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在经过一系列改良、完善以及应用之后,就又形成了新的更完善的政治体系,所以也就导致了北宋以后几乎再也没有“权臣篡位”事件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重文轻武”的北宋在制度的制定和改良上确实有着它的独到之处,很多制度体系即使放到如今,都有其积极的意义,很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