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民国,因为实行“废府存县”等一系列行政区域改革,永宁州也就改名叫永宁县了。但是到了1914年,在行政上,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改重复县名”的改革。
因为在社会发展的时代,信息不再闭塞,县名重复也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政令通行,社会交往同名之下都易容有错有误,如当时已经开始有了电报这个新事物,电报最初是从简的,这样的话从甲县发个电报去乙县,偏偏丙县和乙县同名,机缘巧合下都接收到了,那引起误会就大了。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得了,全国有一百多县存在同名的现象。二县同名,三县同名,。。。甚至六县同名都有,所以,同县改名就势在必行了。原则就是“凡两县同名者,存其先置,新名从旧,仍还旧称”。说白了,就是查历史,这名字在谁的地盘上出现最早,那谁就有优先保留权,其他只能从自家地盘历史上曾用过的名字中选一个,拼一个,直到不重复为止(这是原则,实际情况有很多种)。
那照着“永宁县”三个字一查,就是五县同名,除广西外,河南,山西,贵州,江西四地都有。于是,纷纷改名,广西永宁最早出现是明代,但时间靠后,人家汉,唐时期都用过了,没办法只得查历史改名了,
这里之前用过好几个名字,最近的古田这肯定不能用了,因为当时福建就有古田县,而且人家唐开元年间就用了,并一直在用,那只能再往前查,史中有讲:“古县至宋时省慕化入古县”,据此,也就改为古化县。
不过有意思的是,到最后,这五个永宁县都没有继续使用“永宁”之名,河南的改洛宁,山西的改离石,贵州的改关岭,江西的改宁冈,广西的改古化。
没料到,几十年后,在1941年4月1日,当时的宁夏县,宁朔县析地新置了一个县,用的新名就叫永宁县,也就是今天的银川市永宁县!
这真是:兜兜转转五家争,不料后来他人名!
不过,永宁改古化,这个名字用了没几年,到1931年,再次正式改名为百寿县。至于为何改名,也没有查到多少资料,不过单从字音,字义而言,古化未免有点太守旧了,寓意陈旧,也许有认为是“食古不化”之意,更重要的是,古化这个名字用了十几年,都没有真正落实,也一直是“拟定”,“暂定”临时的状态。
而百寿,当然就取于当地的历史人文了,寓意还好,而且当时永宁州这座古城,也有寿城的叫法,所在地也有寿城乡的称谓,于是,百寿更容易被人接受,就成为新县名了。
解放后,百寿县在新一轮的行政区域改革中,实行“区村制”,1950年将全县区域划为5个区,1951年4月又改为六个区,8月又恢复原状五个区。这些行政上的频繁改变,也是当时的环境所决定的。
到了1952年8月5日,桂林行政专员公署发了一个通知下来,讲的是百寿县与永福县要合并,新组合的行政县区沿用永福县名。在1952年前后,广西很多县区合并,新名一般都是各县取一,当时为什么不用“永寿,百福,永百,百永”之类为名,说白了,还是“永福”,“百寿”这两名本身就有很深的,相近的寓意,乱改乱拼不如保留原样。
人得永福,自然也就百寿了。
按新建制,永福镇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原百寿县降为乡级镇,也就是现在的百寿镇,同时,百寿镇政府从永宁州古城内搬出,迁到圩市东侧。这个圩,在明清,乃至民国初,叫永宁州圩,也习惯叫州圩,因为后来百寿县成为新县名,慢慢的就改叫百寿圩了,如今也是百寿镇镇区所在。
永福也好,百寿也行,总之,时代依然在前进,历史依然在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