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数遭贬谪,然所作诗文,多闲适之乐,且与白居易相较,自有特点。他所体认的闲适之乐,其含义比白居易更深刻、更丰富,表现为旷达心境,忘身化外。“适意为悦”表现出苏轼的苦乐观和价值观,这种生活姿态,超越了物质因素和生活形迈,臻于委顺自然、纵浪大化的精神境界,与前代失意文人的心境,亦有异同。
下面就来看看东坡的两首《浣溪沙》:
苏东坡《浣溪沙》表达的闲适<其一>东坡《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四)》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缲车:古时抽茧出丝的工具。牛衣:乱麻衣服。
东坡四十三岁,做了徐州太守时,其时春天出现严重的旱情,东坡沐浴斋戒,去到当地的传说地石潭祈雨。过了不久,竟然真的下雨了。
他很开心,一口气写下五首《浣溪》词,心诚则灵,感谢神明赐雨。
这首诗词上半阙写东坡道上眼见农村的风景,民间生活。马过树荫,枣花纷纷落于衣巾,擦过东坡,击打身体,尔又坠地,簌簌之声不绝。
这时候响起更大的声音,原来是农人用缲丝之车,车轮旋转以收丝。看远一些,百姓身穿乱麻衣服,在柳荫下叫卖黄瓜。
三种声音,贯穿乡村之景,其中又有触觉、视觉,交错变化,带出简朴之美。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下半阙写东坡感受,悠游兴致,东坡酒饮得太多,昏昏欲睡。这个酒醉又不太醉,有一份闲情,既然心闲,路再长也不会苦。
烈日当空,东坡想饮一杯茶享受,略解酒困。在这个安和平乐的乡村,东坡放松,轻快又无任何机心,随便去敲门问问别人,相信会有茶水可喝。
东坡在路上的一切遭遇,都随意安之,连半分着急、焦躁之意都无,不论词句,农村生活,都显得平易近人。这种东坡的“田园词”,和陶渊明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