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书影
抱法处势韩非子通过揭示儒家思想在公私层面的矛盾,强调了这样一个意思:一个统治者,不应该听儒家的,因为听了儒家的话,那孝子就不会忠诚于君主,如果他忠诚于君主的话他就不可能是孝子,所以在韩非子看来儒家的思想是自我矛盾的。
正是因为这样认识的不同,法家的政治策略和儒家有着根本的不同,儒家强调敦仁义教化,而法家呢,强调抱法处势,就是应该要根据现实的要求,来做出不同的决策。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法家在不同的时期逐渐形成了以法术势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样的一个思想体系是通过不断发展而完善起来的,我们知道,早期的商鞅是以法为主,中期的申不害他们是以术为主,到后期的韩非子,是法术势的结合。
申不害
但我们说法家的时候呢,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成是现代意义上的法律的法。法家强调的是规则,最主要是刑罚和规则,在家族主义盛行的时代,法家其实有它进步的一面,它坚持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很大程度上顺应了由封建制向郡县制转变的政治格局,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战国时期,那么多的统治者都比较接受法家的治国原则的一个原因。法家很重视的还有"术",法家其实就是一种阴谋政治的推崇者,他认为从统治的策略而言,统治者不能随便让人看穿。申不害还提出来,统治者应该装傻,应该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因为这样做的好处是,臣下摸不透,别人根本不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其目的就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控制属下。
同时,对于势的强调,也是法家所特别肯定的。韩非子说,一个人之所以对别人有威慑,主要是他所掌握的权力足够大,所以呢,一个善于领导的人,必须集中权势,集中到让人不能有反抗的机会。事实上,儒家也强调君主的权威,但是儒家认为君主的权威主要来自于他对民众的关注,对于老百姓福利的强调和对于教化的推广。在法家看来,君主的权威主要来自于他所掌握的权力。法家与儒家最大的差别在于法家坚持认为政治需要和儒家的亲情伦理之间有巨大的矛盾,也就是亲情伦理会妨碍统一标准的实施。同时法家重视强化君主的绝对权力,因而与儒家将责任与义务结合的尊君观念有很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