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最早的代表人物商鞅,最初其实也是试图拿着儒家的理想去游说秦孝公的,秦孝公的回答也很实打实,他说你这个方案听上去不错,但收效太慢,所以不准备听商鞅的建议。善于观察形式的商鞅主动求变,由"儒”术改尊"法"术,从而臝得了统治者的信任。那么,为了跟当时的显学儒家和墨家相抗衡,法家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从理论上强调墨家和儒家所塑造的复古体系是不切合当时的需要的。
商鞅的说法是古代的圣王们都是按照他们所面临的不同问题而做出不同决策,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呢,在不同的时期,就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法家的另一代表人物韩非子以其惯常的反讽的手法说,如果我们今天还像燧人氏那样去钴木取火,像有巢氏那样在树上筑屋而居,这岂不是让那些先贤们笑掉大牙。所以真正的圣人不应该抱着过去的经验不放,死抱着祖宗的成法不知道变通,而是要根据现实改变。
如何解决两难困境当然,法家也并非简单地否定儒家的思想,而是认为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的观念,他们对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一种自己的判断。韩非子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他的意思是什么呢?他说尧舜禹的时代,人们的竞争主要是依靠道德,到了中世,人们的竞争就开始要用计谋,他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氏族看谁力气大,实力强。
所以呢,韩非子说,世上的人对仁义的赞美,在实践中不但无益,反而是有害的。为啥呢?因为仁义的政策会导致亲亲尊尊,所以会赏罚不明,会使那些不该得到恩惠的人无功受禄,该受到惩罚的人得以逃脱。这样一来便助长了人们贪便宜的心态,那些暴乱之徒更会有恃无恐,这样国家难保不灭亡。所以呢,韩非子认为,儒家所提倡的主张和国家的利益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冲突。韩非子讲了一个故事,其实这个故事是一个内容,但是由两个不同的部分构成。
他说楚国有一个人叫直躬,他的爸爸偷了别人的羊,他把他爸送到官府去,这个令尹,就是官府的官员,他说,此人*之(*直躬)。为啥要*呢?他说因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也就是说那个儿子把他偷羊的父亲送到官府去,虽然是出于对君主的忠诚,但是他违背了他父母,所以应该*掉他。从这个事韩非子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按儒家的立场的话,是君主的直臣的话,他就有可能是父亲的暴子,所以呢,忠孝不可能两全。还有一个故事,韩非子说,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打了三次仗都输了,说"孔子问其故"。孔子问为什么输了呢?那个人说,我家有老母,我家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如果我要是战死的话那我父亲就没人养,孔子认为这是个大孝子,举而上之!这个故事表明什么呢?这个人如果是父亲的孝子的话,他就有可能变成君之悖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