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写的是哪位人,纸上谈兵对应的是哪个人物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5 11:52:43

精锐的秦军

赵括的出场似乎是偶然,可也是必然。书中说的是秦国应侯的计谋。不过赵国君臣都不是傻子,能看不出这么简单的反间计?不合情理。这只说明一件事,赵王要更换赵军的主将廉颇。而能够替代廉颇的人只有赵括。

而为什么只有赵括?说句老实话,那就是没有人会去干这件事。赵国的国力经过长期的消耗已经无力支持了。长平之战失败已经就在眼前。赵王让廉颇去反攻拼死一搏,廉颇明知道是去送死,根本不去。可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会败得更惨。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去顶替廉颇去做这种身败名裂的事情。只有找年轻人,找那种用国家的大义能够激励他,感动他的年轻人。赵括就成了唯一合适的人选。赵括是年轻将领里面的佼佼者,有着满腔的抱负,希望一展才华。他明明知道这是九死一生的任务,最终还是接了下来。

在长平前线,赵括让那些小看他的人大跌眼镜。他最后虽然没有扭转战局,但是也让这四十万人死得其所。他用自己和部下的死,换取了秦军死亡大半的战果。如果除掉投降的人员,从交换比上,他创造了所有对秦作战最大的交换比,让秦军望而生畏。廉颇时候,赵军加上上党难民共四十五万,后来与王龁交战损失了两三万人。赵括用四十二万多的乌合之众,和白起五十万精锐秦军交战,最后以两万多的损失,消灭白起二十多万,这是何等的奇迹。而且赵括不死,赵军不降,这样的赵括还不能算做是名将?

纸上谈兵写的是哪位人,纸上谈兵对应的是哪个人物(5)

四、是什么人要把“纸上谈兵”的帽子扣在赵括头上。

对比那些被白起一生中,随随便便消灭的其他几十万军队,那些军队的将领的战绩和赵括相比,可谓不值一提。可是,赵括却落下了千古骂名。到底是谁要给他扣上“纸上谈兵”的帽子,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看第一位,就是赵括的父亲赵奢。赵奢也是赵国的名将,他取得的阏与之战是有名的胜仗,狭路相逢勇者胜也是他留下的名言。但是他和赵括谈论军事总不是对手,但他并不认为赵括好。赵括的母亲问他原因,他说赵括把军事看得太简单所以不好。

我们看这一段,感觉简直是南辕北辙,答非所问。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背后的含义。赵括和赵奢的军事理念不同,所以他们才会争论。但是赵奢的理论已经过时,不是赵括的对手。赵奢爱子心切,不愿意让赵括去战场实验他的新战法。所以故意在赵括的态度上找毛病,免得将来他被人利用,白白战死沙场。我们也可以看到,后来赵奢的预感应验了。

纸上谈兵写的是哪位人,纸上谈兵对应的是哪个人物(6)

赵奢

第二个人是蔺相如。赵括为将,赵国君臣都选择了失言。人人巴不得赵括赶快去接替廉颇。只有蔺相如除外,以赵括没有实战经验来劝阻赵王。我们可以看出,这是蔺相如和赵奢关系密切,不想让赵括去长平赴死找的借口。

第三个人是赵括自己。赵括的母亲去赵王那里以“纸上谈兵”的理由,要求收回赵括为将的成命,就是受赵括指使。赵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九死一生?他为了报国,不惜一死,可他不愿意让自己的母亲和家庭也受到牵连。在去长平前,他把赏赐全部留在家里,购置产业。还让母亲以自己“纸上谈兵”的理由去找赵王,最后得到了老母家庭不连坐的承诺,安排好后事,他这才放心的走上了战场。

第四个人,就是赵国的那些君臣。长平之战已经进入尾声,大败在即。赵国这些君臣,长期以来他们的策略错误百出,最后使得长平变成一个必败的死局。用赵括为将,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如果赵括按照他的新战法打赢了,就是自己的英明领导。如果失败了,就是他“纸上谈兵”,咎由自取。最后赵括失败了,所有的失败原因都推到了赵括的头上。

第五个人,那就是应侯范雎。本来范雎以为反间计是一步妙棋,可以减少秦国的损失,尽快结束战役。他得到情报,知道赵奢对赵括的评价,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结果弄巧成拙。本来想减少损失,反而成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增加了损失。为了掩盖他和秦国的失策,他们也必须要在秦史里把反间计说成成功,把“纸上谈兵”的帽子扣赵括头上。

纸上谈兵写的是哪位人,纸上谈兵对应的是哪个人物(7)

范雎

第六个人,那就是赵王。赵括的死可以说就是他给一手造成的。我们看历史,有一个难以解释的地方,那就是赵括被围后,他等了整整四十六天,他在等什么?

从这些信息里面,我们可以推测出赵括唯一可能成功的计划。那就是进攻秦军,故意让秦军包围,然后里应外合,打败秦军。这是赵军唯一胜利的希望。《孙子兵法》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秦军以不够两倍的兵力包围赵军,处处分兵,处处单薄。赵国近,秦国远,赵国的援军会比秦军到得早得多。一旦邯郸的赵军援军一到,里应外合,秦军必败。

而秦军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秦王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被迫紧急动员十五岁以上的,所有能够派上前线的人,派去遮绝赵救及粮食。

可我们却没有看到有任何赵国救兵的消息。为什么?那就是赵王出卖了赵括。赵王就是骗赵括去送死的,赵王已经抛弃了长平的军队,那些没有什么战斗力,变成赵国包袱的难民成了赵国的毒瘤,会生生耗死赵国。他不可能投入赵国最后的力量。他要把剩下的部队留在邯郸作为最后的依靠。战机稍纵即逝,赵括最终也没有等到反败为胜的机会。

纸上谈兵写的是哪位人,纸上谈兵对应的是哪个人物(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